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化部「萬物鏡觀」攝影展 從影像閱讀年代與歷史

2018/12/29 16:39

陳石岸《農村學童》,約1950至60年代。(文化部/提供)〔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由國立台灣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於文化部一樓藝廊策辦「萬物鏡觀」攝影展,展出以「台灣攝影史」、「寶島自然地景與人文風光」為兩大主軸,結合攝影家豐富的創意觀察及影像表現手法,呈現台灣多元的攝影風貌,並藉由照片閱讀影像內的故事。

吳金淼《吳明珠》,約1940年。(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表示,「萬物鏡觀」展覽集結25位攝影家,分別以三個子題展出百餘件攝影作品。包含以早期珍貴的玻璃乾版影像的「昔—如鏡」,展出作品包含林草、張清言、張朝目、洪孔達、吳金淼與宮本延人等早期攝影家,其中吳金淼紀錄楊梅地區的人文風貌展現早期攝影家素樸的影像藝術。

吳金淼《身分證照》,約1949年。(文化部/提供)

「見照—今昔」為攝影家呈現真實生活的影像紀錄,展出作品包含張才、李鳴鵰、陳耿彬、莊靈、黃伯驥、陳石岸、畢耀遠、黃子明、張詠捷等各世代紀實攝影家,代表作品如陳石岸的農村學童呈現攝影所紀錄的社會變遷風貌,張才早期的原住民攝影,展現台灣多元族群與文化的豐富意涵。

阮榮助《玉山》,約1990年代。(文化部/提供)

「觀—萬物」呈現台灣島嶼地理特質,以橫軸、空拍、環景等特殊攝影技術,表現山水與自然之美。展出阮榮助、莊明景、陳敏明、徐仁修、齊柏林、莊慶祿、王連陞等攝影家,其中陳敏明則以鳥瞰的姿態,開拓地景攝影的壯闊眼界,本土原生物種珍貴影像。

陳敏明《雪霸連峰》,由左雪山主峰至右方東霸尖山,作品涵蓋涵俗稱聖稜線的空間,橫跨新竹縣、苗栗縣與台中縣交界。(陳敏明/提供)

「萬物鏡觀」攝影展,即日起至明6月24日於文化部南棟一樓藝廊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