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既在地又國際 第18屆亞太傳統藝術節宜蘭開幕

2019/10/05 18:06

2019第18屆亞太傳統藝術節今(5)日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幕。(記者陳昱勳攝)

〔記者陳昱勳/宜蘭報導〕2019第18屆亞太傳統藝術節自今(5)日起至10月13日連續9天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行,今年以「大地慶典-農村節慶與無形文化資產的對話」為主題,結合各國無形文化資產、農村節慶活動,廣邀來自韓國、印度、喬治亞、越南傳統藝術表演者與工藝家,進行共27場演出、17場文化體驗,呈現精彩傳藝瑰寶。

來自印度的「神秘路徑樂舞團」。(記者陳昱勳攝)

為落實文化部近年推動的「無形文化資產再生與發展」政策,今年亞太傳統藝術節,除呈現台灣傳統工藝與布農族、滿州民謠演出,亦邀請已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傳統藝術表演團隊與極具代表性的各國工藝師來台。

來自喬治亞的「伊比利亞複音歌樂團」。(記者陳昱勳攝)

今年演出團隊包含了來自喬治亞的「伊比利亞複音歌樂團」、印度「神秘路徑樂舞團」、越南「國立北寧官賀民歌藝術團」、韓國「右水營羌羌水月來振興保存協會」;另外來自尼泊爾的粧佛工藝師羅賓卓.釋迦、喬治亞琺瑯工藝師蒂.杜爾米希澤、越南藤編工藝師阮文靖、韓國螺細漆器工藝師金宗良等,均為首度造訪台灣。

開幕祈福儀式。(記者陳昱勳攝)

其中來自釋迦族後代的粧佛工藝師工藝師羅賓卓.釋迦,師承尼泊爾多位知名佛像雕塑與繪畫大師,自20歲起技藝即相當精湛,曾多次參與皇室與民間舉辦活動,現為尼泊爾全國工藝協會聯盟副主席。首度來台的他說,曾耳聞台灣是個普遍信仰佛教的國家,待人也非常友善,能夠來台進行交流感到相當榮幸。

來自釋迦族後代的尼泊爾粧佛工藝師工藝師羅賓卓.釋迦。(記者陳昱勳攝)

今日開幕以布農族天籟Lileh之聲合唱團〈豐收歌〉揭開序幕,接著藉〈傳訊歌〉、〈凱旋歌〉,帶領所有參與團隊及貴賓進行祈福儀式,祈禱今年藝術節順利圓滿。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於致詞時表示,亞太傳統藝術節每年都會引進亞太各國傳統藝術團隊來台交流演出,已成為每年亞太地區指標性節慶,同時也是宜蘭境內重要的秋季藝術活動,藉由不同國家文化交流,使民眾拓展藝術視野與感受無形文化資產之美。

喬治亞琺瑯工藝師蒂.杜爾米希澤。(記者陳昱勳攝)

此次演出團體均帶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神秘路徑樂舞團的「卡貝利亞民間歌舞」,部分曲目結合近年為追尋吉普賽祖源而進行融合演出的保加利亞傳統人聲,如〈繽紛色彩〉、〈玫瑰〉等。

工藝館展示接班人成果藝品。(記者陳昱勳攝)

伊比利亞複音歌樂團則帶來多種喬治亞複音演唱技巧及民族器樂演奏的〈來自卡赫季地區古老的祝福之歌〉、〈來自古里安地區的吟唱〉樂曲;「右水營羌羌水月來振興保存協會」將演繹韓國中秋節專屬於女性的傳統節慶歌舞〈羌羌水月來〉;「國立北寧官賀民歌藝術團」則帶來流傳於北越農村地區的官賀民歌。

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即今日起至13日連續9天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辦理,除演出、文化體驗外,每日更有不間斷的工藝示範與市集活動。詳細資訊請洽活動官方網站https://festival.ncfta.gov.tw/2019aptaf/zh-tw或臉書搜尋「亞太傳統藝術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