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超現實主義大師神祕灰塵照 竟是杜象創作中的作品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今(8)開箱首檔國際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作品,同時展示幾件代表作,其中一張像極了「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竟是灰塵照片,令人驚奇。
3件開箱作品,依序為曼.雷〈「橫渡大西洋」拼貼〉(後左);後右為日本攝影大師東松照明鏡頭下帶有超現實色彩的扭曲物體,實為〈核爆後融解變形的啤酒瓶〉,隱喻核災之於長崎的影響。前方為紀實攝影大師渥克.艾凡斯透過〈孩童之墓〉述說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沙塵暴侵襲下的艱苦生活。(記者凌美雪攝)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表示,「塵與時」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展覽企劃總監、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劃。策展緣起於一張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拍攝的神祕灰塵照(後命名為〈灰塵滋生〉,Dust Breeding),拍攝主體是1920年達達主義倡議者杜象(Marcel Duchamp)工作室裡尚在創作的作品──蓋在一片玻璃上的灰塵。
曼.雷拍攝杜象複合媒材作品〈新娘甚至被光棍們扒光了衣服〉創作過程的照片〈灰塵滋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由於影像內容像是一件藝術作品的紀錄文件,卻也是一件藝術作品,概念頗複雜曖昧,1922年首次發表時還被稱作「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
於是,卡帕尼從〈灰塵滋生〉指涉的複雜寓意與扮演的多重角色汲取靈感,進而透過20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以降的戰爭、災難影像與觀念藝術創作等,集結66組的多元選件,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灰塵」的各種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
3月25日至4月18日預展,採線上預約制;4月20至7月11日正式展出。展覽詳情與線上預約方式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