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西班牙戰時向國際求援 憑畢卡索1張畫巡迴歐洲震撼世人

2022/04/03 16:05

畢卡索〈格爾尼卡〉,1937,油彩畫布,349.3×776.6公分,馬德里索菲亞藝術中心藏。(藝術家雜誌社提供)

〔文/何政廣〕1936年7月至1939年4月的西班牙內戰時期,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先於1936年9月任命畢卡索為普拉多美術館的榮譽館長。1937年1月初西班牙內戰造成的暴動,畢卡索寫了一首自由體詩〈佛朗哥的夢想與謊言〉,配上他創作的18幅銅版畫,對暴力、狂妄和恐怖予以揭發,畢卡索視佛朗哥不僅摧毀了西班牙的文化與生活,更是集諸軍事、權貴、教會、惡魔於一身。

而在1937年4月26日格爾尼卡遭受納粹無差別轟炸後,適逢法國人民陣線政府將於5月底在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當時政治狀況複雜,相對抗的兩個大國德國和蘇維埃都設館參加。建在德國館鄰近的西班牙,因共和政府希望能得到國際支援而參加這次博覽會。為吸引觀眾,主展場中心邀請畢卡索創作一幅大油彩壁畫。

格爾尼卡遭受無差別轟炸後的景象,攝於1937年4月26日。(藝術家雜誌社提供)

當畢卡索在巴黎聽到格爾尼卡於4月26日慘遭轟炸的消息,震驚而悲憤,受此刺激決然展開構思,5月1日就創作了〈格爾尼卡〉素描習作,5月11日開始以油彩在349.3×776.6公分的巨大畫幅上作畫,夜以繼日狂熱地畫了將近1個月後,於6月4日完成。

畢卡索創作〈格爾尼卡〉的神情。(藝術家雜誌社提供)

巨畫完成後運至巴黎世博會西班牙館。巴黎世界博覽會於1937年5月24日開幕,5月29日西班牙共和國政府支付畢卡索製作〈格爾尼卡〉費用15萬法郎(先前已付畫材費5萬法郎,共計20萬法郎),世博會西班牙共和國國家館遲至7月12日開館,〈格爾尼卡〉成為該館最吸引觀眾的作品。11月25日世界博覽會閉幕,入場人數多達3千3百萬人。

世博會後,西班牙共和國為持續爭取國際支持,自1938年1月起將〈格爾尼卡〉巡迴至北歐3國、英國倫敦、利物浦等地展出1年多,2戰期間在美國各大城市展出(1939年5月起至年底),造成空前迴響,最後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畢卡索大展中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