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揭密彩繪修護師日常 文化部文資局打造4修復情境

2022/04/13 16: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在展場重現高雄市歷史建築代天宮潘麗水巨幅壁畫修復現場。(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國內傳統建築彩繪近年來積極導入科學修護技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打造4個修復情境,帶民眾近距離感受修護現場,科學修護流程一次看懂。

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以最近10年的4個傳統彩繪修護成果,在中心重現修護現場,包括薪傳獎得主彩繪藝師潘麗水於1962年,為高雄市歷史建築代天宮的巨幅壁畫;原大崗山龍湖庵大悲樓彩繪藻井;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凌虛殿、聚奎閣的「門神代理人」;府城知名藝師蔡草如在福隆宮的雲龍水墨壁畫等,搭配各種科學修護的設備,舉辦彩繪修護特展,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揭密彩繪修護師的工作日常。

台南在地插畫家湯士賢呈現古人穿越時空到現代當修護師的畫作。(記者劉婉君攝)

文資局長陳濟民表示,此次特展將文資局過去10多年來協助各地傳統彩繪修護的成果,以及修護師相關的經驗和技術,完整呈現出來,除了突顯文資局與相關人員多年來投入的心力,也希望更多人重視各地的文化資產、工法、技藝等,保存台灣的文化內涵。

原大崗山龍湖庵大悲樓彩繪藻井,在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重現修護現場。(記者劉婉君攝)

中心主任陳柏欽表示,展區實景複製高雄市代天宮的修護現場,為彩繪壁體鹽害保存維護的典範。大崗山龍湖庵副殿大悲樓的三座藻井,從佛寺安全落架移置博物館,是國內難得一見的異地保存案例。北港朝天宮凌虛殿、聚奎閣的門神在彩繪修護期間,透過數位科技複製「門神代理人」,則在特展中呈現修護前後的效果。蔡草如於1985年為福隆宮正殿神龕繪製水墨壁畫,因長期受煙燻導致彩繪無法辨識,參觀民眾可一窺運用科學技術修護的效果。

展覽並邀請台南在地的插畫家湯士賢創作,呈現古人穿越時空到現代做起修護師的逗趣畫面。展覽期間,假日將推出限定版扭蛋,只要完成學習單就可參加扭蛋,獲得鑰匙圈,每天限量15份。展覽至11月30日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