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楊佳嫻/恨與刺(盡量讓決審困擾,格外快樂)

2022/05/31 22:00

【自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新詩篇】楊佳嫻/恨與刺

〔楊佳嫻/自由副刊〕

關於文學獎,我擔任評審的次數比參賽多太多。做為參賽者,我成績並不輝煌,做為評審,還確實積累了一些樂趣。

初審看到的風景,和在決審看到的風景,並非雞鶴同群與鶴來雞去的差異;決審只能看前面兩關篩選出來的一、二十件作品,前兩關評審卻有機會在大一點的池子裡游泳,不須負擔「選這什麼東西啊眼光好差」的罵名,會議上的發言也不會因為照實刊登而成為文學青年公敵。初複審的任務是選出「一批」各有好處、題材與手法多元呈現的作品,盡量讓(相較下錢多事少的)決審困擾,格外快樂。

讀參賽作品雙恨:一恨形容詞和意象掛得老長、不知節制為何物,二恨且動不動就想展現淑世關懷。文學獎具有競技性,最怕老生常談,也怕苦勞與道德勒索。濫調與否實在和題材沒有直接關係,一代又一代情詩還是推陳出奇,不管讀過多少都還有新作品可以一擊即中,教人酸極下淚。

我讀詩看重創造力與精確性,期望能拿掉假翅膀看見霉絮,嗅出鎧甲裡的紫羅蘭。以第十六屆林榮三新詩首獎游善鈞〈感覺那根針還在〉來說吧。「這還是頭一遭/有人上門問自己為什麼和自己分手」,同一句連用兩個「自己」,看似病句,綜觀全詩,「自己」一再出現,有時候是不同人的自稱,有時候恍惚竟產生內在對話之感;「屁股的形狀」、「一小滴蜂蜜」、「蜂螫」,既聯想到蜜蜂、蜂尾的刺,而刺出刺入也能聯想到性,打耳光的啪啪聲也常常做性的隱語;「跟這壺水一樣趕快滾開」、「癌/愛」、「上的是天堂/被上」、「近距離看他,的笑話」,歧義、諧音、延遲、反諷,洋溢靠北的樂趣;希望去死的到底是門外的「他」,還是想吊起脖子的「我」?「有沒有」喝出「沒有」的成分,這是味覺測驗還是心理測驗?縮進廁所後始終沒有離開──沖走的到底是哪個「自己」?髒東西到底是「我」還是「他」?末尾,「感覺那根針還在」,「針」是「他」嗎?愛情如此「針」實,如同癌細胞一般無法徹底清除。笑著笑著就哭了,荒誕,新穎,幽默,高明卻無炫耀感,蜂螫般使人心頭腫脹,正是我心目中的傑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