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藝大學生施謙「幽靈島 Phantom isle」作品 奪「MATA獎」首屆動畫獎首獎

2022/11/11 14:16

台藝大學生施謙「幽靈島 Phantom isle」作品,奪「MATA獎」首屆動畫獎首獎。(記者林曉雲翻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第9屆「MATA獎-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主題影音競賽」今日舉行頒獎典禮,教育部長潘文忠親自頒獎,今年首度增加動畫類獎項,首獎作品「幽靈島 Phantom isle」,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學生施謙表示,他結合泛靈、幽靈島事件及族群認同議題進行創作,探討他的父母和自己兩代之間、都市原住民身份認同的故事,是畢業之作也是學生身份的句點,肯定自己不需要活成別人看你的樣子。

台藝大學生施謙(右)「幽靈島 Phantom isle」作品,奪「MATA獎」首屆動畫獎首獎,從教育部長潘文忠(左)接下殊榮。(記者林曉雲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MATA獎有非常多同學的優異作品,讓大家看到原住民族豐富的文化,學生們從年輕世代角度詮釋自己文化的特色,非常有自信,令人激賞,教育部和原民會合作推動,投入資源給予支持,今年增加動畫類獎項,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的文化。

教育部自103年起連續9年舉辦「MATA獎」,迄今累積127件優秀作品,本屆以「看見傳承Sa’icelen」為主題,分為「非紀錄片類」、「紀錄片類」及「動畫類」類,總獎金48萬5千元,共徵集80位同學、20件作品參賽角逐,首獎可獲10萬元獎金。

非紀錄片類首獎作品「聽說富美回村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團隊包括劉定騫、黃心慈、林冠滎、 陳可恩、周家暐、陳冠冕、蔡維陽,是一個關於部落Kari與男孩的故事。「Kari」為太魯閣族語,意思是聊天、說話、八卦與流言蜚語,以部落「咖哩」為主題,拍Kari如何形塑出一個回村的人,也是一個關於男孩自我探索的故事,導演劉定騫表示,因為拍此片,和在地有很深的連結,是很美好的事情。

台藝大和東華大學學生團隊攜手合作「聽說富美回村了」作品,獲得「MATA獎」非紀錄片首獎。(記者林曉雲攝)

紀錄片類首獎作品「Malu ume麻嚕屋媒」, 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學生林丞恩籌備2年多,原民院院長超仁方代為領獎時表示,今天林丞恩去中山大學口試,他思考為何狩獵會被污名化,「Malu ume麻嚕屋媒」是賽德克語,意思是「運氣、命運」,紀錄片命名為Malu ume,主要是因為本片所拍攝的獵人在獵捕動物時,其收穫是得來不易的,必須具備豐富的狩獵知識、了解與遵守Gaya文化,祖靈才可能給運氣得到獵物。

MATA獎紀錄片類首獎作品是「Malu ume麻嚕屋媒」,由義守大學原民院院長超仁方(中)代為領獎。(記者林曉雲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