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2022年度票選十大藝文新聞揭曉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每年舉辦「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2022年結果於今日正式揭曉。(記者凃盈如攝)〔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每年舉辦「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2022年結果於今日正式揭曉,前三名分別為:「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 公布破損過程 監委申請調查」、「歷時十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 「巨型銀球」成新地標」、「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成鎮館之寶將常設展出」。會中朱宗慶打擊樂團倉庫日前遭祝融全毀,引發與會者呼籲藝文儲的重要性,及建立表演藝術博物館的迫切性。
本次獲最高票數的為「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 公布破損過程 監委申請調查」,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表示:這則新聞顯示,民眾關注的是做為國家級博物館的故宮需要公開它的典藏的相關流程與行政程序;做為曾在故宮任職的她,深刻了解其實故宮的工作人員都以生命在照顧文物,但文物卻發生了這樣的狀況,內心也感到十分不捨。期望在這次的事件過後,全台灣各館舍應更加重視如何保存典藏,整個社會也應該從責難誰該負責,將關注焦點轉移到整個制度的檢討與改善。
入選第二名的藝文新聞為「歷時十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 「巨型銀球」成新地標」。揭曉此新聞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王孟超執行長表示:這棟建築在14年前就設計完成,歷經十年建造,在開幕後不論是在建築或營運上的思考有很多挑戰,是國內較不常見的場館型態。也正因為建築的特殊性與不同思維,需要給予一些時間,在過程中將缺點及可能性調整與優化,為未來的藝術家打造一個新的展演空間。
第三名則為「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成鎮館之寶將常設展出」。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蘇瑤華理事長指出:在消失多年的維納斯重新露面後,可以在文化部的努力之下,成為台灣人民的共同資產,並在國美館永久典藏展示。是台灣美術史的重建中,因為這些珍貴的作品出土,而讓台灣的視覺藝術變得更加豐富。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劉蕙苓教授分析今年度的票選狀況,表示多數的新聞其實都是延續的新聞議題,包含第二名的北藝中心、第三名的甘露水及第五名的藝文工作者低薪都曾在過去以不同的議題與面向入選。今年度藝文及非藝文的票選人數比重差不多,但在排名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對於藝文圈的從業人員來說,北藝中心的開幕是最為重要的;而非藝文人士則認為故宮打破國寶是值得關注的議題,比較特別的是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躍進非藝文工作者關注的第四名;而「音樂劇LPC原文版挑戰連演六個月150場 中文版亦展現IP授權實力」也於兩種榜單擠進前五名,是少數以票房亮眼入榜的事件。
今年的投票人數創下新高,在邁入全民票選的第12年,在為期兩週(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4 日)的線上投票過程中,共有 1,737位民眾參與;藝文領域及非藝文領域人士的投票比數則各佔一半,不僅涵蓋藝文人士的觀點,也呈現一般大眾對於藝文新聞的看法,展現多元意見與價值。
以下為前十名票選結果:
1. 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 公布破損過程 監委申請調查
2. 歷時十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 「巨型銀球」成新地標
3. 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成鎮館之寶將常設展出
4. 音樂劇LPC原文版挑戰連演六個月150場 中文版亦展現IP授權實力
5. 破除藝文工作者低薪難關 藝創工會三大訴求呼籲政策改革
6. 日本舞台劇「Q」首度來台 創兩廳院35年來最快完售紀錄
7.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2022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台灣
8. 日治時期百年古蹟變身「萬座曉劇場」!台灣首例劇團與劇場共生
9. 終身奉獻說唱藝術!說書人國寶阿嬤楊秀卿辭世 享壽89歲
10. 「文化成年禮」藝fun券轉型明年發放 18歲青年每人1,200元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