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上千元購演唱會門票卻被拒於門外 心痛原因:姓名填錯了

2023/06/09 15:46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疫情解禁後,藝文演出活動熱絡,熱門節目一票難求也衍生消費爭議。有位台南民眾日前花1千多元線上購買外地舉辦的演唱會門票,官方售票網站採實名制票券,但她因未輸入完整姓名,以致無法順利入場觀看表演,權益受損提出消費爭議申訴。由於主辦方堅持有明訂規則,消費爭議調解未果。

南市法制處指出,針對藝文表演票券,文化部訂有「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範,但是就藝文展演活動單位販售票券方式,目前並無特別規定。部分業者為遏止黃牛票亂象,採用實名制售票,要求消費者於購票時輸入完整的姓名資料,進場時主辦單位會核對票券上姓名及有效證件,資料不符者不能入場。

然而實名制票券交易,常發生消費者於官方網站購票時,未輸入完整姓名或輸入錯誤等情形,以致雖完成購票程序,卻可能因票券上姓名與證件不符而無法入場。這起爭議中的當事人又錯失修正期限,主辦方堅持有明訂購票規則,拒絕退費。

法制處認為,主辦方合法沒有違規,可是作法「不近情理」,若消費者能夠證明確實自己花錢購票,通融放行應該也是無可厚非,或是購票規則設計緩衝時限,提供更友善消費環境。為了防範黃牛票氾濫,實名制票券已成為消費交易主要型態,中央也將討論這類定型化契約內容修正可行性,以使業者與消費者有所適從,減少實名制票券消費爭議。

法制處呼籲業者,在執行實名制購票政策時,應充分揭露消費資訊,提供完善配套方案,杜絕黃牛票的同時,亦應周延保障消費者權益,積極與消費者溝通;若消費者能證明其確為購票者,應有個案彈性作法,以善盡企業責任,並維護良好商譽。此外,暑期到了,展演活動也多,消費者購票前應先詳閱相關購票資訊,瞭解購票、取票及入場規則,並留意退換票期限與機制,以維護自身權益,避免造成損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