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市金華公宅出土清朝城牆遺構 挨轟花大錢考古再挖掉

2023/07/05 13:45

台北市定古蹟台北監獄圍牆旁,因金華公宅工程進行考古,挖掘出以清朝城牆石建造的尖底明溝,溝壁為城牆石堆疊,尖底為紅磚。(記者黃明堂翻攝)〔記者黃明堂/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將興建「大安區金華公共住宅」,所在地即日治時代台北監獄,現狀緊鄰列為古蹟的舊台北監獄圍牆;北市府進行考古試掘,在圍牆旁地底挖出長100多公尺的「尖底明溝」,是日治遺構,並以清朝「台北城牆石」砌成。為使公宅工程順利進行,市府決定將水溝遺構全數挖起,待公宅完工再局部原址重建展示。考古人員批評,水溝挖掉後重建,會是原來的遺跡嗎?

一位不願具名的考古人員說,當初考古花了一千多萬元,從地底發掘出包含清朝、日治、戰後到現代歷史軌跡的尖底明溝,並且緊鄰市定古蹟的北監圍牆,溝與牆都是歷史脈絡,應予完整保存,但北市府以公宅工程為優先,竟要再花七千多萬元,將水溝遺構全部挖掉,再重築一小段展示,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台北市金華公共住宅新建工程的完工想像圖,綠帶右側即古蹟圍牆,左側即日治時代的尖底明溝位置。(記者黃明堂翻攝)清朝在台北建有城牆,日本人從1900年開始拆除台北府城牆,大量牆石的大都做為建材,或是埋在地下當成水溝,1904年建成的台北監獄即採用城牆石建圍牆,民國時代北監遷移,建物陸續拆除,保留部分以城牆石建造的圍牆公告為市定古蹟。因金華公宅緊鄰圍牆古蹟,北市府於2020年要求規劃設計暨監造技術服務案的得標廠商進行「台北監獄圍牆遺跡」考古挖掘,出土了日治時期地板遺留、燻蒸室及排水溝等建築結構遺留。

根據考古挖掘結果,在距圍牆約1.6公尺處的地底挖出深約1公尺的排水溝,底部是以紅磚排列呈V字型,溝牆則與古蹟圍牆一樣,都是清朝的台北城牆石,保留2排或3排堆疊。在擴充試掘報告中肯定了這個排水溝是清朝、日治、戰後到現代的歷史遺構,不過,保存展示建議卻是全數拆掉,再局部原址重築做為展示之用,此案已通過北市文資審議委員會。

考古人員說,台北市政府花1千多萬調查台北監獄遺存,又花兩年討論出土的遺構的保存問題,結論是再花大錢把台北監獄最後的遺構挖掉,然後出錢讓民間公司租屋把挖掉的遺構收藏起來,等公宅蓋好再做局部復原展示,保護遺址的姿態看似做的很足,其實相當荒謬。

據了解,整個基地的挖掘共7千多萬,其中水溝的挖掘佔最大部分。如果把水溝保存,挖掘費可以省掉大部分,但必須修改建築基礎,對公宅工程影響非常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