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大內石子瀨社區酪梨裝置藝術揭幕 突顯在地產業特色

2023/12/25 21:52

大內石子瀨社區為大型的酪梨紀念雕像揭幕。(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每年秋天,台南市大內區曾文溪畔的甜根子草花海吸引許多民眾前往拍照,大內石子瀨社區民眾在藝術家的進駐帶領下,以甜根子草製作紙漿纖維,打造出一座大型的酪梨雕塑,突顯在地產業特色。

大內區石子瀨社區今(25)日與藝術家廖昭豪、文化局、大內區長李義隆等人,一同為酪梨紀念雕像揭幕,包括酪梨與底座,均是以甜根子草為基底的紙漿製成。

文化局「112年台南市藝術浸潤社區」專案計畫,今年共補助新市區社內社區、南區國宅社區與大內區石子瀨社區,做為藝術進村的策展場域,由藝術家針對各社區的特色,帶領社區居民進行創作,為期約5個月左右,呈現地方的文史、產業景觀、風土特質,也讓藝術創作走入社區。

其中,藝術家廖昭豪帶領大內石子瀨社區居民進行《紀念雕像》創作,先將社區傳統「家屋」與酪梨產業結合,以紙黏土拓印採集居家常見的物件,如磚屋、瓦房、植栽、牆壁等,並使用甜根子草製成紙漿纖維,完成酪梨雕塑,不僅代表對酪梨產業的重視,也呈現土地的富饒。作品平時展示於社區活動中心內,也可配合活動搬移至戶外展出。

文化局表示,藝術浸潤社區的計畫明年還會繼續辦理,將根據全市各社區提出的競爭型社造計畫中,先核定100個社造點後,再從中挑選出數個社區,相關遴選條件包括至少有3年以上社造經驗,且具有台南特色及社區特色,以及凝聚力高、可維護公共藝術的社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