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覺翁書畫特展 致敬台灣山水代言人

2017/02/06 06:00

傅狷夫為了繪製阿里山山脈中層層如塔的塔山峰,特別新創「塔山皴」技法,而成〈塔山雲海〉。(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晚年號「覺翁」的已故書畫大家傅狷夫,1949年來台後,走遍台灣山水,透過畫筆為台灣山水留下一幅幅最美的見證,今年為傅狷夫逝世10週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覺翁書畫──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向這位素有「台灣山水代言人」美譽的畫家致敬。

「父親來台後,和同樣溫文儒雅的林玉山熟識,時任副院長的林玉山公子林柏亭一直提議,是否能將家父作品捐贈給故宮,家父過世5年後,在母親首肯下,便決定將家中收藏共234件作品分兩次捐贈。」傅狷夫長子傅勵生回憶當初捐贈動機,坦言一切來自父親與林玉山的好交情。他笑稱,父親來台後辦畫展,一定先讓母親席德芳挑選自留件,同樣是畫家的母親總會挑選好幾件,並宣稱這些統統都是她的,久而久之留下一批為數不少的畫作。

故宮院長林正儀認為傅家捐贈的傅狷夫作品,「讓故宮的書畫收藏和台灣有更緊密的連結」,特展不僅呈現對畫家的敬意,從傅狷夫描繪台灣山水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畫家犀利觀察環境後,將哲思展現在藝術之上。

原是浙江杭州人的傅狷夫,出生於1910年,17歲入杭州西泠書畫社,師事該社創辦人、書畫兼擅的清朝拔貢王仁治,後來又在四川師事近代花鳥名家陳之佛。中國陷入戰亂時,他隨軍一路疾進,體會「與其師人不如師造化」之理,搭船渡台時,有感大海「水深如黛、浪起如山」,常赴宜蘭大里觀浪,進而發展出描繪台灣獨特海濱驚濤的「點漬法」,多次遊橫貫公路與阿里山後,也分別發展出描繪台灣山壁嶙峋的「裂罅皴」,及傳達壯闊雲海的「染漬法」,將台灣自然界的光影濃縮於筆墨,也為素來被視為中國傳統的水墨畫,開創出別具台灣特色的流派。

特展從捐贈品中選出131件,包含書法31件、繪畫47件與印章53方,分成「西泠遊子」、「大草連綿」、「山水台灣」、「神契海嶽」、「耄耋墨境」、「心香傳芳」6大單元,呈現傅狷夫的藝術與生活面向。著名作品如〈祝山雲海〉、〈對高嶽〉、〈海濱一角〉等,都在展出之列,該展即日起至4月25日在故宮北院105、107陳列室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