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王孟超2個小變動 木蘭變身挑戰百年劇院

2017/06/19 06:00

受限莫索維特劇場的條件,原本從天而降、會上下移動的巨竹這次只能停在定點,數量也變少了。(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記者楊明怡/莫斯科報導〕朱宗慶打擊樂團遠征莫斯科「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節」,在莫索維特劇院(Mossovet Theatre)演出擊樂劇場《木蘭》。1923年創建的莫索維特劇院是莫斯科最具歷史的劇場之一,幾乎沒有側舞台,翼幕效果也不大,成為對23名表演者和超過百樣樂器進出的一大挑戰。舞台設計王孟超說,「該有的都有,只是老一點、小一點」,但劇場工作人員十分專業,效率又高,證明「人對了,就能解決一切的問題。」

《木蘭》於莫斯科13日晚間首演,為完美呈現劇場效果,導演李小平、舞台設計王孟超和技術人員11日就進場裝台,為了調整走位、燈光,演出前一天完整排練約3次,時間超過8小時,儘管如此,受限劇場條件,王孟超坦承在莫斯科演出的《木蘭》有2個小變動,一是原本從天而降、會上下移動的巨竹只能停在定點,數量也變少;二是他用來勾勒大漠山岳線條的透明壓克力板,原本背投多媒體影像時,會反映光影,呈現豐富、多層次的變化,這次直接投影,「就少了一點點的厚度」。

王孟超設計的《水月》、《流浪者之歌》也來過莫索維特劇院演出,「以前是作品來,人沒有來」,王孟超說,這是他第一次進到莫索維特劇院,他和燈光設計車克謙的工作,就是讓一切「盡可能達到原來的想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