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噤聲的日常 展言論自由的可貴

2018/04/03 06:00

展場入口裝置呈現出戒嚴時期台灣人民被限制、有口難言的噤聲日常。(記者楊明怡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每年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以「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為主題,展出戒嚴時期人民生活的日常,包括查禁的歌曲、書籍,以及黨國體制下教育和文化政策的全面洗腦等,透過影音動畫和互動裝置,讓參觀者了解無法享有完整言論自由的社會氛圍,及「戒嚴幽靈」如何迄今仍影響台灣各個世代。

1989年4月7日,《自由時代週刊》發行人鄭南榕為堅持「100%的言論自由」自焚殉道,人權館去年開始每年規畫活動紀念鄭南榕捍衛言論自由的精神,也希望將參觀者對戒嚴體制傷害言論自由的體認,轉換為捍衛普世人權與民主的動力。

禁書藏書家石文傑去年捐贈予人權館的收藏,包括《仙人掌》、《文星》、《自由中國》、《美麗島》、《漫畫諷刺雜誌──口誅筆伐國立編譯館專號》,以及黨外人士競選傳單、1986年反戒嚴的「519綠色行動」貼紙等,也成為此次展覽的重要史料。即日起至12月16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