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前進海外書市 撒可努:要使盡全力讓世界知道台灣

2018/05/22 06:00

撒可努書寫生命經驗,感動無國界。(記者凌美雪攝)撒可努書寫生命經驗,感動無國界。(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在強調多元文化價值的台灣,邀請什麼樣的作家出國講台灣的故事能不流於樣板,又可說動人心?曾經受邀參加泰國曼谷書展的作家亞榮隆‧撒可努,以幽默獨特的思考模式與演講內容,在書展期間的講座造成轟動,這次再度受邀代表台灣館參加「第13屆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活動,他說:「我會使盡全力,讓他們知道台灣是什麼,台灣的原住民文學是什麼樣子。」

文化部組團參加星、馬書展。左起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秘書長林柏村、阮光民、亞榮隆‧撒可努、文化部主秘陳濟民、策展人蔡歐寶、張西、賴伯威、承辦單位陳芝宇。(記者凌美雪攝)文化部組團參加星、馬書展。左起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秘書長林柏村、阮光民、亞榮隆‧撒可努、文化部主秘陳濟民、策展人蔡歐寶、張西、賴伯威、承辦單位陳芝宇。(記者凌美雪攝)

不過度堆砌詞藻 文字平易裝滿創意

「原來我們可以透過文學,穿越藍色的大海,到南方的國家,跟他們說我們是誰。」撒可努說,他參加泰國書展的經驗「很快樂、很自由」,去聽演講的很多是當地的華人,透過他的演講他們看到、聽到以前到台灣時沒體會過的台灣面貌,「當他們很認真地在聽的時候,對我來說是很美的一種被看見。」

自稱不會寫滿山滿谷、結實累累、數大便是美的詞藻,小時候作文曾寫下「我的眼睛裝不滿」,老師評語:「文藻詞彙不通、跳躍式邏輯不切實際」,還寫,「朽木不可雕也」,「但我會在『朽木』那邊自己括弧『可以種香菇』。」撒可努自認跟漢人(薩可努對台灣非原住民族群的泛稱)文學家不太一樣的思想跟思考是,「漢人老師教我們,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原住民不是,而是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好好地躺下來,想一想再站起來。」撒可努想表達的是,一個沒有被漢人的文學改變了原有的自己的那種靈動力。

差異是一種美 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我們在這個土地生活了那麼久,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你。我們經歷過那種被冷漠、忽視、被視而不見的痛楚,但是,當你告訴別人我們是這樣子長大的,(對別人而言)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撒可努將在馬來西亞以「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為題演講,他說,想要傳達的是,在台灣這塊土地裡,「長大」原來有不一樣的記憶,「『不一樣』不是要突顯不一樣,是要傳達、告訴別人,文化的差異是價值,然後,『差異的文化』是美麗的,要被看見。」

撒可努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的排灣族人,1972年出生於台東太麻里拉勞蘭部落。家族名「亞榮隆」為雷聲之意,名字「撒可努」則為動物的奔馳從未停止、植物的生長從未間歇。成長於部落,教養來自獵人父親,無任何文學背景的撒可努任職森林警察,但喜歡書寫,第一本書《山豬‧飛鼠‧撒可努》1998年出版後屢獲文學獎項,還因成為哈佛大學中文指定教材紅回台灣,文章收錄於小學、中學教科書。目前攻讀兒童文學碩士班,第2本書《走風的人》2002年出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收錄亞洲生態文學的代表選書,他開玩笑說,「當然把中國氣得恨癢癢的,文學只能是中國的,怎麼會出現在台灣的呢?」撒可努說,他不只是代表台灣,「當我們提升原住民的東西時,更應該被世界看見,而不是被區域阻斷。」他很高興台灣館的邀請,讓他可以被世界看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