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媽媽力 就是孩子生命力

2007/03/26 06:00

〈新三國樂活主義〉文/胡芳芳 圖/林怡芬

幼稚教育的創始人,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看到身邊競競業業的媽媽朋友們,她們像變身金剛一樣,以不同的身分出現:有的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教育長、料理長、財務長、家事管理長;有的是媽媽董事長、媽媽總經理、媽媽工作者;或者是單親媽媽、特殊孩子的媽媽、父代母職的媽媽、志工媽媽、故事媽媽、阿嬤媽媽、寄養家庭媽媽等。

媽媽們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在自我、家庭、孩子、工作、生涯發展之間,奮力闖出一片天,總是令我讚佩不已。

雖然,現在台灣的生育率逐年下降,但我相信還是有非常多的媽媽,更渴望高品質的育兒知識與視野,我們真要對這些掌握台灣未來「生」機的媽媽們,獻上無限敬意。媽媽力,就是孩子的生命力,一點都不假。

不管妳是準備或已經為人母親,孩子心海底針,最難理解的是孩子心。在各年齡層,媽媽和孩子的關係大不同:

‧在0到一歲半,媽媽是葉克膜:

在七坐、八爬、九發牙、一歲走、1歲半愛哭鬧的成長歷程中,媽媽像創造奇蹟的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是孩子的成長最重要 來源。

‧一歲半到三歲,媽媽是最佳粉絲:

媽媽的天空有多大,孩子的天空就有多大,媽媽是孩子全世界最喜歡的粉絲與大玩偶。

‧三歲到六歲,媽媽是第一個老師:

三歲,通常是孩子上幼稚園或上才藝班的年齡,聽得懂管教的話要到四歲以後,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個角色,此時才開始最恰當。

‧七到十二歲,媽媽是朋友和啦啦隊長:

小學後,親子間的步伐,慢慢從媽媽帶領孩子探索,媽媽一起和孩子平行走,到高年級孩子跑在前面到處探險,媽媽的腳步不是變慢,而是快跟不上孩子的腳步,如果硬要以老師自居,親子肯定吵架。以朋友和啦啦隊長自居,孩子不會叫我們「LKK啊!」或「你老年癡呆啊!」妳聽周杰倫,女兒唱Rap版的夜來香,洗澡時邊打水仗邊唱歌劇魅影,順便告訴你哪個老師最機車。(作者為大好書屋總編輯)

<做好準備>

有快樂媽媽 才有快樂孩子

現今的科技,可以更精密而正確的觀察腹中胎兒的行為,醫學也很發達,找到可以信賴的婦產科、兒科醫師就可以好好守護孩子的健康,但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很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當我們更能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就較能自由自在的表現自己的情緒,且對身邊的家人開始有了信任,也有了安心,所以孩子的哭鬧、撒嬌、看似惡作劇的行為,請媽媽要欣喜接納,不要急著說No!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靈。父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支援力量,孕育一個胎兒其實就是孕育一個人,同時是使一個女人成熟的過程;育兒也能讓為人父母者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相信自己身體的感覺,以及孩子所擁有的強大力量。

肯定孩子所具備的天賦、特質,本身就很有價值,未來長大面對社會現實的挫折,心中仍會有一股來自父母的肯定暖流。尤其0~6歲的生命經驗,對於未來的人生,是有決定性影響的。因為,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

<迎接孩子的時代>

孩子比你想的 更強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但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卻告訴我們,未來的世界需要孩子更多元的能力:高度自信,勇於嘗試,克服挫折,順境能生,逆境更能活躍,能在街頭、叢林闖蕩的「街頭營生者」,比起溫室中的花朵,或者只會順著順境跑的人,更能適應未來多變的世界。

讓我們更有信心的教育孩子、看待孩子。卡內基訓練負責人黑幼龍家中有四個孩子個性不同、優點不同,但他願意成為孩子最大的支援,家中最頭痛的孩子,高中階段在摔角運動中找到自信,人生自此反轉,29歲就成為醫院的副院長。

黑幼龍歸納出「慢養出好子:放慢腳步,孩子是慢慢養大的」的心得,恰好和台灣最近風行的慢活、慢走相近,都是一種更貼近生命的生活態度。黑幼龍希望父母不要為自己打成績,當父母是需要高度的專業能力,不要事事求100分,對孩子也是如此!肯定孩子本來的樣子,迎接「孩子的時代」。

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力量,讓孩子去發現自己的世界。在不同年齡,發現孩子的強大力量,用欣賞而不是害怕、生氣的眼光,看待孩子!

<調整心態>

不做一百分媽媽

雖然媽媽很厲害,會幫忙帶孩子的爸爸越來越多,社會也比過去更開放 ,教育孩子的重責大任,多半還是在媽媽身上。

媽媽不是超人,也不是台傭,媽媽是人,媽媽需要的是「以行動來支援,以愛來包容」,我們要多多為自己打氣,育兒不要凡事求一百分,也不要做一百分媽媽,有問題是正常的,或許也會碰上工作上拿手,育兒不太拿手,只要有心,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孩子一定感受得到,親子間的相處,重要的是心情,不是時間。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