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AI風暴後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 希望在這裡

2018/10/28 06:00

第十三屆「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初賽,超過三百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參加。

〔記者凌美雪、陳昱勳/台北報導〕第十三屆「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昨日登場,共有三百三十名來自全台各地的參賽者,經過全天五輪賽事,從初賽中搶進今日決賽十六人名單,角逐「小學」、「中學」、「大學」組「全國學生棋王」榮耀。

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入圍決賽名單

老將黑馬同出線 今激戰競逐學生棋王

圍棋比賽學生們聚精會神全力以赴。(記者趙世勳攝)

「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過去十二年來累積了很多「經常」的參賽者,有些甚至從小學一路參加到大學,直到大學畢業或成為職業棋士,昨天初賽有很多老面孔順利晉級,也不乏去年才開始參賽,今年就全勝晉級的大黑馬。不過,也有相當被看好奪棋王的選手意外落馬,如棋王周俊勳今年相當看好的棋力六段小六生黃宥騰,竟跌出榜外。

圍棋比賽學生們聚精會神全力以赴。(記者趙世勳攝)

堪稱昨天初賽最大的黑馬,是來自彰化的小五生周昱成,去年才開始參加比賽,也沒得過冠軍,是連到處擔任裁判的裁判長熊波迪及副裁判長秦世敏都覺得非常陌生的名字,沒想到竟橫掃全場,打敗同組七段高手。周昱成說,今年參加了很多比賽,自己也算不清楚有幾次,最喜歡榮三盃,「因為可以跟小學生比。」但一旦進入決賽,周昱成說,還是很緊張。

圍棋比賽學生們聚精會神全力以赴。(記者趙世勳攝)

原以為初賽結束就要打道回府的張均宥,或許正因有此平常心,也以全勝進入決賽,自己都覺得很驚訝,直稱是籤運好,都沒有抽到跟高手對弈,原本自己情況不好時,也因對手失誤而幸運奪勝。對於今天的決賽,張均宥說不會緊張,「有晉決賽就很高興了。」

第十三屆「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初賽,超過三百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參加。(記者胡舜翔攝)

去年小學生棋王徐靖恩已加入職業棋士,第四名的林勲曾於前年奪小學組棋王,今年升國一,轉戰中學組也表現不俗,順利晉級決賽;女選手方面,今年進入決賽人數較多,中學組有一位國三女生劉一芳以棋力七段晉級,去年唯一進入決賽的大學組林曉彤,今年也順利晉級,參加過五次榮三盃比賽的陳芊瑜則是首度進入決賽。

第十三屆「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初賽,超過三百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參加。

雖是全國學生的比賽,但棋力高低與競爭的激烈性似乎與年紀沒有太大關係,無論是小學、中學或大學組,進入決賽者都是棋力六段以上,可以預見,今天決賽又將是高手雲集的激戰盛況。

AI雖勝棋士 人與人對弈過程無可取代

「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由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主辦、《自由時報》協辦,鑒於AI人工智慧近年屢屢戰勝人類棋士所掀起的衝擊,今年特別以「王銘琬推動的良性圍棋革命」為題,希望學生在競逐「全國學生棋王」的同時,也能充分享受圍棋比賽過程的樂趣,以及因為圍棋比賽而更加豐富的人生經驗。

誠如大會主席江振雄(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董事)所說,「榮三盃推廣圍棋,鼓勵求學時代就培養下棋的興趣,參賽者都是三段以上高手,日後必定品學兼優,成為社會菁英,也將圍棋做為重要的休閒活動。」

旅日棋士本因坊九段王銘琬也出席昨日開幕式,並於致詞時表示,現在AI人工智慧,電腦下棋超越人類,但藉由圍棋與別人溝通獲得快樂的意義反而越來越強大。因此,讓學生們齊聚一堂,面對面下棋、溝通,甚至結交朋友,是榮三盃全國學生棋王賽很珍貴的意義。王銘琬說,榮三盃除了讓學生把最好的棋力表現出來,這個比賽也可以看成是大家一起創造共同回憶的作品。「圍棋本質是在兩人對弈時產生的樂趣及培養邏輯思維,也可以說,下圍棋是非常正面的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