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大航海時代 氣魄再現─國姓爺足跡文物特展開箱

2007/04/25 06:00

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

2007鄭成功文化節重頭戲「婆娑之眼──國姓爺足跡文物特展」,將於4月28日至6月20日在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文物館展出,昨進行文物開箱儀式,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館出借珍貴文物17世紀荷蘭船船首木雕裝飾,這也是松浦史料博物館首次大規模出借文物在海外展出。

除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館外,尚有廈門鄭成功紀念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財團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金門縣政府等單位共同策展,展出174件文物。

昨日來自日本與奇美博物館的文物展品正式運抵延平郡王祠,由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館海外主任岡山芳治、奇美顧問紀慶玟與南市文化局長許耿修,共同舉辦文物開箱儀式,宣告2007鄭成功文化節的即將到來。岡山芳治與許耿修共同為日本展品開箱,日方此次提供的17世紀荷蘭船船首的木雕裝飾,大的高95公分,小的高85公分,為荷蘭洋船裝置於船首與船尾的避邪物,約200年前自荷蘭沉船中發現。這兩尊文物上次在日本國外展出時,是1910年在倫敦舉辦的日英博覽會,它們也被指定為長崎縣文物。

岡山芳治表示,成立於1955年的松浦史料博物館,是江戶時代起定居於平戶、已有八百年歷史的藩主松浦家代代相傳,蒐藏三萬多件文物,這次出借58件,內容以17世紀荷蘭在平戶的史料、平戶松浦家文物及唐人文物為主題,介紹當時平戶島在大航海時期進行貿易通商時的文化現象;這些史料可以與台灣對照,重建台灣島上荷蘭人、唐人、日本人互動的歷史。

奇美博物館此次則出借40件文物,種類包含古兵器、古文物、繪畫、雕塑、家具、航海儀器用具等,時間橫跨16到18世紀的西班牙、荷蘭文物。首件亮相者為荷蘭胡桃木及象牙鑲嵌首飾盒,年代約是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精雕細琢,相當引人注目。


2007年鄭成功文化節

2007年鄭成功文化節,結合文物展、學術研討會及國姓爺主題園區活動,以「發揚鄭成功開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之台灣精神」為主軸,將於4月28日至5月6日,在南市延平郡王祠展開。

此次將以國姓爺鄭成功一生事蹟為主題,透過專業導覽人員解說,結合文字、圖像與史料。整個延平郡王祠園區將營造出鄭成功開台時期的氛圍,「成功軍營」重塑鄭成功時期軍帳情境,「成功劇場」演出國姓爺的開台傳說故事;「延平講古」則是在大樹下講述國姓爺生平事蹟傳說。詳細活動內容,可上網查詢:koxinga.tncity.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