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說故事就能改變世界

2007/04/30 06:00

記者凌美雪/專訪

「我的任務是要嘗試在十年之內,改變世人對文化的看法。」目前全球僅有13位國家地理駐會探險家,其中一位、也是首位獲邀來台的探險家之一維德.戴維斯(Wade Davis),談到新的系列節目《世界盡頭的光明》時說道,「我始終相信,故事與說故事者可以改變世界。」

在全球化趨勢下逐漸被邊緣化、甚至面臨消失危機的原始民族,除人口外移或發展觀光以與現代社會接軌之外,是不是還有更多值得世人珍視的內涵呢?戴維斯試圖藉著《世界盡頭的光明》向觀眾說明這些故事。

戴維斯本身擁有哈佛大學人類學與生物學的背景,但在這一系列紀錄片裡,他放下枯燥嚴肅的研究理論,以純粹的觀點記錄一些原住民文化。

戴維斯表示:人們可能不會明顯地意識到世界6千多種語言中,有一些語言陸續消失會有什麼影響,也不容易感受到全球化趨勢下,地球慢慢失去文化多樣性之後,「我們失去了什麼?」

如果有一種亞洲文化消失,住在德州的人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如果德州消失,亞洲文化可能也不覺差別。「不過,倘若發生這種事,世界不就變得更貧乏?」戴維斯舉例,「世界上有很多人沒看過莫內的畫作,也沒聽過莫札特交響曲的現場演奏。但這並不表示兩位藝術家若不曾出生到人世上來,對世界也沒差別。」

因此,《世界盡頭的光明》追蹤研究北極伊努特、尼泊爾佛教、泛安地斯山與玻里尼西亞等4種原住民文化,在面臨現代化的情況下盡全力保存固有習俗的情形。在節目中,戴維斯的足跡遠赴復活節島、大溪地島、馬克沙斯群島、努勒維特、格陵蘭島西北部、尼泊爾、祕魯,以及氣候狀況惡劣的北極荒蕪凍原等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偏遠地域取景,除了錄下令人驚豔的畫面外,也藉由故事的呈現讓人類深思:「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失去了什麼?」

每一集節目都會請當地土著或原住民現身說法,讓「內部聲音」說話;此外,也請一些了解當地文化的人類學家,亦即「外部聲音」發表看法。《世界盡頭的光明》從今日起,每週一晚上9點,連續4週於國家地理頻道首播。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