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掀開暖簾嫁入夫家----日本七尾市特色風俗巡禮

2007/05/07 06:00

記者周幸叡/日本報導‧攝影

80多歲的鳥居老太太面對我的鏡頭相當靦腆,瞇著眼望著「寶船暖簾」,如墜入回憶般說道:「這是我22歲結婚時帶來的暖簾。」我的眼光跟著飄向旁邊的大型暖簾,航行在大海中的寶船圖案神靈活現,絲毫看不出來已漂浮60多年的歲月了﹗彷如才上彩的鮮豔色澤,似乎就像昨日才伴隨鳥居老太太嫁來七尾市一般動人....

花嫁暖簾 面子裡子必備

這種暖簾稱為「花嫁暖簾」(hanayome noren,意即「新娘子門簾」),是日本石川縣七尾市一帶的婚禮習俗,當新娘子要嫁入當地時,嫁粧中一定要有這片暖簾,甚至可以說,沒有這片暖簾,就無法嫁入夫家。

婚禮當天,暖簾就高掛在夫家神壇入口,小倆口先在玄關舉行「和水儀式」:將兩家開水相和後,倒在杯皿中讓新娘喝下,表示兩家結為慶家,之後新娘將杯皿打破,象徵從此去除一切驕縱惡息,在夫家當個賢慧媳婦。

和水儀式完畢,新娘子必須穿過暖簾,來到夫家神壇前,參拜供奉的神明和祖先。兩旁的大紅或金色蠟燭,熾熱地見證這一場儀式。

婚禮結束後,花嫁暖簾改掛在新房門口一個禮拜,媒人、女性親友會前來探望,順便欣賞新娘子帶來的嫁粧、衣飾,當然,還有這片暖簾。

不過,這片面子裡子必備的暖簾,一周過後就得收起來,放進衣櫥或箱子內,後續幾無再取出來的機會。花嫁暖簾,一輩子就只為新娘子美麗光彩一次。

花嫁暖簾展 掛出塵封回憶

讓這些特色暖簾重新開封見人的契機,是當地舉辦的「花嫁暖簾展」,今年已是第四屆,地點在「一本杉」街,整條街有將近50戶人家展示約150件的作品。

遊客可入屋仔細欣賞宛若藝術品的暖簾,若屋主有空,還可聽他聊聊關於這片暖簾的「花嫁物語」喔。

前述鳥居老太太就提到,當年的七尾有如今日的銀座般熱鬧時髦,為了讓從鄉下嫁到繁華都市的她不被人看扁,老太太的娘家在當時物資不豐年代,硬是咬緊牙根為她製作這片寶船暖簾。原來,多年來寶船載的不只是金銀財寶,還有娘家父母對愛女的無限關愛﹗

花嫁暖簾圖案除了富含吉祥意味外,其中也蘊藏許多玄機喔﹗嫁進茶鋪的北林老太太,展示的暖簾主圖案是「公雞配帶刺薔薇」﹗這是丈人為了向屬雞的新郎表示敬意,但要告訴他:我可是非常捨不得將寶貝女兒嫁給你﹗所以故意畫上美麗但帶刺的薔薇花,暗喻女婿可得好生呵護女兒。


老街古宅鑑賞

舉辦花嫁暖簾展的一本杉街道,曾是七尾一帶最熱鬧的市區,當年的繁華盛況,統統留存在街道上的古老民宅上。整條街道上有多間被登記為有形文化資產,也是遊人參觀的重點。

◆鳥居醬油店

這是建於1908年的木造兩層樓房,屬於當地少見的「土藏」(倉庫)式建築,建造方式如土藏般在房屋四壁塗上泥土或攙上麻等纖維質的石灰等,非常牢固。

原本是代代做日式點心的和果子屋,後來轉型為醬油店,一走進屋內,香醇的醬油味就竄入鼻內。房屋前端為店面,工廠在後頭,中間部分就是家居空間,是兼具多方面機能的寬敞房屋,左鄰右舍都喜歡上門喝茶聊天。

有趣的是,名為鳥居,連門口用來懸掛商標門簾的掛鉤,都做成一隻鳥的樣子呢﹗

◆高澤蠟燭店

和鳥居醬油店一樣,都是在明治38年(1905年)的七尾大火後才興建,也是為了防火的土藏式建築,外觀同樣厚重牢靠。一樓是販售和式蠟燭店面,二樓是「蠟燭迷你博物館」,陳列許多形狀互異的蠟燭及和式蠟燭製作方式,免費開放參觀。

店內所販賣的和式蠟燭是當地特產,具有耐風、少油煙、亮度安定持久功能,外表彩繪著各種花卉圖案,兼具藝術品鑑賞價值,日常生活中點燃一根,日式和風美感瞬間在燈火中流洩出來。

樸質的店門口掛著一個很有意思的「蠟燭時計」,這種以蠟燭來計時的時鐘,讓人看了不免興起「時間好像會走得較悠哉」的念頭呢﹗

◆北島屋茶店

建於1904年的木造兩層樓房,為傳統的「腕木」(橫木)式建築,有著紅色格子窗戶,雖然看起來不像土藏式建築那般穩重,卻是七尾當地的傳統屋宇,也在是七尾大火時少數倖免於難的建築,彌足珍貴。

站在店門口,會看到北島屋招牌下寫著「電話三番」,因為其電話號碼尾數就是「0003」﹗店內展售日本茶葉和小紀念品,店面雖小且舊,卻還蠻有味道。

老闆北林昌之是一本杉町的町會長,為人古道熱腸,只要和他聊天,包準馬上對一本杉街的歷史瞭若指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