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七娘媽的保庇─台南市府輔導保存傳統特色科儀

2007/05/16 06:00

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

府城特有的七夕「做16歲」儀式,是台南的獨特習俗,也是府城歷史、人文、經濟發展的見證;近年來在政府結合文化活動推廣下,幾乎已成府城節慶文化的代表。年台南市政府首度輔導並補助「在家做16歲」,意在延續府城流傳百年的「七娘媽生做16歲」傳統科儀,更讓這項習俗回歸到最初樣貌,此外還有同步舉辦的府城「七夕16歲藝術節」,期望藉此喚起在地人對於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的重視。

「做16歲」源自於七娘媽及床母(鳥母)看顧孩子的民間信仰,結合台南地區特有產業文化衍生而來。清朝台灣府城大西門外水仙宮前有五條港,郊行雲集,商業鼎盛,來往船隻皆由五大姓分據碼頭裝卸,其中不乏童工幫忙搬運,只能領到半薪,所以,當地工人家中,有小孩滿16歲者,即在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生」時舉行做16歲科儀,並告知鄰里,分贈紅龜,請來工頭及親朋好友設宴慶祝,從此即為成年,可領到全薪「大工錢」。

此外,台灣民俗信仰相信,16歲以下的兒童都受到七娘媽及床母的護佑,做16歲儀式也有向神明謝願,感謝神明庇佑孩子長大成人的意涵,因此,在小孩16歲那年的農曆七夕,外婆家除了準備各項牲禮、麻油雞、油飯、麵線、四果、紅龜粿等供品,有的還加上衣服、鞋帽、手錶、項鍊、腳踏車或是裁衣車等物,分別為男女外孫做16歲之外,另外也為七娘媽準備鳥母衣(婆姐衣)、紙糊的七娘媽亭、粽類和胭脂花粉等祭品祀。

儀式由雙親捧著七娘媽亭立於神案前,年滿16歲的子女由亭下及神案下穿過,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圈,稱「出鳥母宮」;女孩則往右繞三圈「出婆媽」,然後將七娘媽亭投入火中焚祭。如果是富裕人家,祭拜完七娘媽之後,還會設席大肆慶祝一番。

隨著社會形態轉變,古時候多在家戶各做16歲的習俗,逐漸轉變為以廟宇主導,這次的「做16歲科儀」輔導計畫,意在回復古風,除免費專人輔導的科儀訓練課程,另外補助家有年滿16歲的青少年家庭,在家舉辦「做16歲科儀」,每戶1500元,限50戶名額。符合今年做16歲的資格為81年2月4日至82年1月22日出生肖猴者。做16歲的科儀活動定於8月19日(農曆7月7日七夕七娘媽生日);科儀訓練日期定於6月30日、7月1日兩天,在台南市政府一樓訓練教室舉辦,參加科儀訓練的對象為年滿16歲青少年之家長或長輩,報名洽詢專線:06-2624479,5月31日截止報名。或可上網:culture.tncg.gov.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