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見佛不是佛-不是東西 張乃文個展

2007/07/25 06:0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在雕塑家張乃文身上,我們可看到對佛教造像的另一種詮釋,有時甚至是挑戰宗教權威的觸目驚心。

自1994年來,張乃文開始以佛教圖像及經典作為創作的主要脈絡,發展出一種獨特的「類佛教造像」作品,從佛教經典中擷取靈感,卻轉化佛像雕塑的傳統形式,改變了宗教的意涵,反過來顛覆佛像在知識體系裡代表的某種宗教權威,也試圖挑戰觀者對知識體系的思考。

佛教造像可說是東方人最熟悉的雕塑形式,它是一種超自然力量的具體化,象徵著人們祈願與心靈的寄託,人們藉由神佛的形象賴以安身立命。但在張乃文這次個展「不是東西」裡,他刻畫怪異的神佛面貌,組合支離的雕像軀體與各種現成物,創造出一系列融合「神佛」與「妖魔」的特殊形象,藉此消弭了人、怪;善、惡;完整、破碎;正常與異常等界線。

但是,張乃文真正想談的並非在於宗教信仰內涵,而是在於人如何面對知識、如何面對信仰?信仰固然可賴以依託心理的,但過度迷信則不免產生知識障,反而脫離了佛說的真義。

作品〈Ah-dub〉取台語發音,再轉譯成普通話成為「被放倒的佛陀」,還在頭上長出了羅漢松。直觀簡直極盡無禮失敬,際上頗有唐朝聖僧臨濟所謂:「見佛殺佛,見僧殺僧」的味道。在顛覆與拆解的過程中,試圖要觀者放棄圖像與權威的連結,放棄信仰與神權,進而打破既有的權威與知識系統,回到自身的思索能力上。「不是東西」即日起在北美館展出至9月16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