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保生文化祭登場 保安宮4/14放火獅

2022/04/06 05:30

「放火獅」是保生文化祭重頭戲。(保安宮/提供)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今年是大龍峒保安宮建廟280週年,結合宗教、藝術、文化的「保生文化祭」5日起至6月26日開跑,重頭戲「放火獅」將於4月14日傍晚登場,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放火獅」源自早年送瘟儀式,火獅有趨吉避凶意涵,希望透過儀式遠離疾病。

薪傳歌仔戲團扮仙祈福及演出。(薪傳歌仔戲團/提供)

早在1925年保安宮就有「放火獅」傳統,但隨時代變遷儀式簡化,保安宮因此研讀相關歷史文獻,從中揣摩火獅的外型,並找來台南製作鹽水蜂炮的師傅操刀火獅蜂炮,有別於鹽水蜂炮的多角度噴射,「放火獅」的蜂炮一致往上噴射,場面更為壯觀獨特,成為每年保生文化祭矚目焦點,希望透過「放火獅」遠離疾病,鞭炮引燃火獅之際,硝煙繚繞彷彿與疫鬼展開搏鬥,人們的祈願也隨著火獅直達天聽。

保生文化祭期間有「民間劇場——家姓戲」,邀請到「人間國寶」台灣歌仔戲藝員廖瓊枝領導的薪傳歌仔戲劇團,及漢陽北管劇團、蘭陽戲劇團、台北木偶劇團表演,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學生、台北市永樂國小歌仔戲劇團也將登台。

「好戲不怕沒人看,如何找到好戲才是重點」,藝術家出身的董事長廖武治希望讓保生文化祭更具深度,所以不僅邀請到國寶領導的薪傳歌仔戲劇團,布袋戲的演出也相當講究,安排了專業的北管伴奏;此外,也請來戲曲學院學生扮演神將;文化祭期間還有寫生、攝影比賽、保安宮美展,5月15日更有健康義診等活動,承續保生大帝作為醫神的懸壺濟世精神。

成長於台北市大稻埕的廖武治,過去受中學老師張萬傳啟發作畫,1974年因為父親驟逝而接替父業,走進保安宮服務,獨特的藝術背景,讓他想對台灣傳統宗教活動進行一場「文藝復興」。他發現,很多人對廟會的印象就是拚熱鬧、遶境常有人嚼檳榔,種種成見可能影響民眾觀感。廖武治在1994年時,將保生大帝誕辰慶典活動加入文化與專業藝術,延伸成「保生文化祭」,而「保生大帝聖誕慶典」在去年也已經台北市政府審議,登錄成民俗類文化資產,登錄理由是此活動具民間高度認同,且可以反映地方生活及文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