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限展國寶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首現身故宮南院

2022/10/07 05:30

「書聖」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裡的「平安」2字楷書,有書法史上天下第一「平安」美譽。(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書聖」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現世已無真跡,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限展國寶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在故宮南院展出至10月30日,是故宮限展書畫首次運離北院;該件作品由唐代宮廷工匠以「雙鉤廓填」工法留存,為王羲之極少見的楷書,具歷史性意義,「平安」兩字被譽為書法史上天下第一的「平安」。

故宮南院昨(6)日舉辦「策展人有約」,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研展科長何炎泉說明,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由「平安」、「何如」兩封書信組成,「奉橘」是「何如」的附書;帖中「平安」字體一長一短,「平」字的豎畫一路拉伸如空中的祈福天燈;「安」字結構緊密,有十足安全感,在靜動間傳達平安意念。

何炎泉指出,楷書始祖為三國時期書法家鍾繇,字體有「平畫寬結」特徵,書法史研究認為,被稱為「魏碑」的洛陽龍門石窟出土碑刻,是楷書開始從「平畫寬結」出現「斜畫緊結」特徵。然而何炎泉認為,王羲之的楷書從年輕時的平勢,到晚期出現斜勢,「平安」兩字呈現「斜畫緊結」特色,其年代(公元303年至361年)較龍門石窟碑刻的年代更早,他認為「斜畫緊結」就是源自王羲之,歡迎書法愛好者來南院親睹這件書法史上的重要作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