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奈落之底】 寺尾哲也/再出生一次

2023/07/04 05:30

◎寺尾哲也

◎寺尾哲也

大學時某老師曾經分享過一件軼事:因研究領域的關係,他有一陣子大量參與一個開源(Open Source)軟體專案,和當中的主力貢獻者互動十分密切。他常常和那位主力貢獻者通信討論技術問題,驚歎於對方思緒之敏捷、洞察之深邃。在老師的想像中,對方大概是一位資深的軟體工程師,或是學術機構裡的研究員之類。趁著一次學術會議出差的機會,老師來到對方所在的歐洲某城,便寫信邀約對方見面喝酒。

「很樂意和您見面。但是我無法喝酒。」對方回信。

到了碰面當天,老師發現,那個他所欽佩的開源專案主力貢獻者,只有十四歲,是一個國中生。

這段佳話很大程度說明了我們業界深植人心的理想主義傾向:任何人都只因其能力被評價,和年齡、學歷、性別等外在因素無關。因為遠端協作太方便了,人們可以隔著一層螢幕社交,百分之百地決定自己要暴露哪些身分、隱藏哪些身分。

其實創建一組ID,就好像取一個新的筆名。

從工程師轉職,進入寫作圈,我開始以「寺尾哲也」的身分走跳江湖。很多人會問,為何不使用本名。但我納悶的反倒是為何要用本名――好不容易我可以有一個機會,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示人,重新把自己生出來,簡直是夢寐以求的美事。如果可能的話,我也希望筆名僅僅被當成一個代號,一段音律,一串識別碼,不要試圖從中咀嚼出任何意義。如此,或許我們能夠更專注在寫作者產出的文章,而非寫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大學老師最後當然沒和一個國中生去喝酒,而是去了麥當勞之類的地方。他們在雞塊薯條漢堡可樂的陪伴下暢談軟體開發,聊到欲罷不能,店都要關了才依依不捨地道別。

「那後來呢?」我們問,「你們還有聯絡嗎?」

「沒了。」老師說。

「為什麼?怎麼這麼可惜?是因為對方課業太忙,退出社群了嗎?」

「不。」老師解釋,因為對方是未成年人,他怕各種瓜田李下的麻煩和猜忌、含沙射影的閒言閒語,就主動疏遠了對方。

「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段佳話最終還是毀在彼此的身分和身分綁定的所謂社會常識手上。●

■【奈落之底】隔週週二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