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莊芳華/田埂的敗戰

2023/10/02 05:30

圖◎龔萬輝

◎莊芳華 圖◎龔萬輝

生活中,我經歷過無數無數潰敗感。每一次的潰敗,都成為必須面對與接受的現實。

記得大約十年前,我在自家純園周邊水田溼地的田埂上,興致沖沖地召集了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集集生態保育中心專家的協助下,一起營造起「好草田埂」。今天看來,這樣大費力氣的人工經營,證實只是一時浪漫的寄望,生活中一場失敗的經驗。

當年進行田埂營造之後,我幾乎天天巡田埂,為新植下的地被植物細細點名:紫花酢漿草、竹葉草、蔓莖蛇莓、魚腥草、半邊蓮、雷公根、車前草、豬母乳、蠅翼草,還有能適應溼地的水薄荷──看見它們在定根、在長葉、在蔓延,我自以為是擁有綠手指的精靈,正在點化生態,豢養著這些愈來愈珍稀的地被植物,還感覺喜悅滿滿。

當整個台灣,無論物種或文化思維,都被諸多外力入侵時,我以為我的行動意志,或許可以在自家土地上,守住一點點原生圖騰之美,讓那些小時候圍繞在腳邊的諸多平凡之物,不要輕易地消失。營造好草田埂的堅持,在變動激烈的環境下,顯得那麼不重要,也看不見效果,只是個人懷舊情緒的小小滿足吧!

近年來,花卉市場上,風行一種從南美引進的植物,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 verticillata),長得像迷你睡蓮一般,圓圓的葉片挺水而立,非常討喜。園藝商家給它冠了一個喜洋洋的商品名「錢幣草」、「銅錢草」,豢養在精美的瓷盆裡,擺放居家客廳,不只生氣盎然,聽說還能淨化空氣。

錢幣草屬於熱帶沼澤植物,非常好養,根部只要能浸到水就生生不息。旺盛的繁殖力,不斷滋長出油油亮亮的圓葉片,像叮叮噹噹的小銅錢,令人喜愛。把它養在客廳可以,但是一旦被放生進入野地,就是一場吞噬原生地被的土地禍患了。適應性極強的錢幣草,蔓出密密的不定根,每一支都像吸管一樣蓄飽了水,進入水域就是不怕淹的水生植物,長到旱地又變成耐乾的陸生植物,強光或陰暗下,都照樣頑強地活著。

當我體力日漸老邁,心力也鬆散,愈來愈沒力氣清除外來惡草的那些時刻,不知哪位好心浪漫的愛草人,拿來一小把花卉市場流行的錢幣草,種到我的田埂上。長在眾草間的錢幣草,晶瑩可愛,與環境毫無違和,只是慣常植栽間,新增了一種小可愛而已。這番「好意」,在短短某個雨季之後,就泛濫開來,把我苦心營造的芳草田埂,上面所有珍貴的原生植被種都驅趕掉,換上滿滿油油綠綠的錢幣草了。

農業知識入口網頁上說,根除錢幣草,只需要低劑量除草劑,就可以輕易防除。若不想用藥物防治,建議以平頭鋤頭鏟除深度約五至十公分,將整片土水平移除,再把土塊裝入黑色塑膠袋密封兩週以上悶死。我思索是不是該遵循農業網的指導來解決問題;但是,我是絕不屈服於除草劑的,也沒有力氣刨田埂,若請怪手來把整個田埂刨掉一整層土,我也不甘心,何況,除掉錢幣草之後,我又如何再次復育,再次營造呢?置身時代變遷的大潮之下,一些小小的原生美好消逝了,一些強勢外來勢力囂張了,我只能以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接受這樣的事實。那一天,有一群外地朋友來到純園欣賞廣闊的水田時,望向布滿綠油油錢幣草的田埂時,訪客不斷讚美:「哇!這田埂草好美啊!」是的,我只能苦笑地說道:「真的很美,一片青翠。」

從生態戰場上敗退下來,我接受了另一場生態現實,我的傷心與痛痕已經磨得很光滑了。那天晚上,我窩在床上滑手機,準備入睡,手機上跳出一則訊息:「牡丹鄉公所整修阿塱壹古道,鋪設水泥道路,還在路旁築起七十五公分高圍牆,阻斷道路兩側。」

訊息一出,一群學者及環保團體簡直怒不可遏,大聲說:「粗暴工程,阻礙陸蟹移棲路徑,讓珍貴陸蟹斷了渡海釋卵、回陸生活的路徑。」我能理解環境人的怒氣,畢竟,他們都曾經為這條古道,為台灣最後原始海岸線的存續,付出過多大的力氣啊!連只是慕名而來過這裡行走的我,聽到這消息,都感覺心疼到難以入眠。

交通便捷的台灣,有綿密公路環繞,只剩這短短六點九公里,被稱為阿塱壹的古牛車路,沒有被現代公路切割,終於成為國家級「自然地景保護區」。成立這個保護區的歷程,有過一番非常艱辛的抗爭與守護運動。玉山出版社出版的《走過阿塱壹古道》一書,見證十數年來,南台灣包括洪輝祥等諸多環境鬥士,如何辛苦對抗大開發潮,守護島嶼上僅存山海相連的原始海岸,讓椰子蟹、綠蠵龜、台灣海棗,礫灘等最後的海岸原始林相,不至於消滅,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段歷程啊!

但是,但是,護守與奮戰的道路無止無境,敵不過一夕間開發大潮的侵襲。便捷好行走的水泥道路,阻山坡、截海岸的擋土牆,種種討好民心的撒錢工程之下,那些辛苦守護生態的成績,都可能前功盡棄啊!

生態演化是秒秒間進行的事情,想方設法的拉鋸戰爭,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刻,也永遠沒有完成的可能。一片綠地又消失了,一些美麗物種又滅絕了,一些甜美體驗又流逝了,想要力挽狂瀾嗎?那就必須戰鬥,再戰鬥。

關於我家的水田,關於田埂生態樣貌,我也曾彎腰勞動,細細關懷過,最後它還是潰敗在大環境的趨勢下。關於阿塱壹,多少巡護志工,多少手作步道師辛苦營造,但是它的生態多元性,還是趨向於潰敗當中。而世界的運轉依然,有些人高傲狂囂,有些人低聲下氣,有些人苟苟生活,有些人哀哀傷逝,世界繼續在好不了,卻也不會完全壞掉的拉扯間行走,而我的心情,也總是在奮戰與屈服的兩頭擺盪。

罷了!罷了!所有農民終究必須從土地上退休;所有的傷痛,落在時間的流,所有的生生滅滅,落在生態大潮之下,都只是一種淡淡的愁緒,一場興興衰衰的小浪沫。生活中的一些堅持,一些理念拉拔,我都是在學習把潰敗感吞下去,學習尋找心靈安適的平衡點,以維繫繼續奮戰的意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