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聯邦美術獎 三獎項得主揭曉-前輩畫家李澤藩獲贈台灣美術貢獻獎

2007/10/22 06:00

新人獎首獎張宇騰作品〈再現普普四〉。(記者黃世澤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印象大獎得主林仁山作品〈日落大道〉。
(記者黃世澤攝)

一年一度的聯邦美術獎,昨天進行複審排名並公布得獎名單。聯邦美術新人獎首獎在罕見的評審兩極化評價爭議中出線,得獎者為72年次的張宇騰;印象大獎則是54年次的林仁山;另外,今年台灣美術貢獻獎經評審提名、投票結果,選出目前正在故宮進行百歲紀念展的李澤藩。

李澤藩作品〈雲深處〉。(故宮/提供)

引發評審團激辯的新人獎作品

前輩畫家李澤藩。(故宮/提供)

聯邦美術新人獎至今已舉辦第十屆,今年報名人數20名,只比去年多2位,評審團認為參賽者不如印象大獎踴躍,原因除受年齡限制之外,恐怕也因為新人獎多年來已建立一種強烈寫實技巧的風格,新生代創作者若功力不夠,可能就自己打退堂鼓了。

雖然報名人數不多,但有不少參賽者正在海外留學進修,顯見聯邦美術新人獎已跨越地理限制,受到分布海內外各地的台灣學生關注,這有助於新人獎參賽者視野的多元化。不過,其中一位參賽者因遠在西班牙,雖然接獲通過初審通知後,就馬上由國外寄原作回台,仍趕不及於複審日期前抵達,形同棄權,成為這次參選的遺珠之憾。

新人獎複審結果,以歐美普普大師名作為背景、結合台灣當代社會議題入畫的新生代創作者張宇騰,與年僅23歲、寫實功力與作品氛圍俱佳的陳逸鋒,在第一輪投票時平手,經第二輪表決才由張宇騰勝出,致勝主因為「打破以往參賽者風格」,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評審團還為此於會後針對如何「創新風格」有一番激辯。

印象大獎高下分明

相較於新人獎面對的爭議性,印象大獎的評選顯然獲得評審團高度共識,第一輪投票就決定將首獎得主頒給林仁山。林仁山曾於兩年前獲得印象大獎入選,今年再度參賽,以「色彩豐富、光影表現效果佳」一舉奪得首獎。

評審團在評選印象大獎時,特別指出參賽者應多掌握印象派風格的特質,即對於色、光的分析,以及對畫面接近二次元壓縮空間的研究。以獲得入選獎的劉瑞琴為例,去年評審以「如果能在色光之研究上多著墨,很可能由她勝出。」指出劉瑞琴因作品比較像印象派之前的寫實派,而與首獎擦身而過,今年劉瑞琴似乎仍因此失之交臂。

今年印象獎得獎者多以國外風景為主題,只有已多次參賽的劉國正一貫地交出台灣風景,雖然劉國正又是「第二名」,但評審們倒鼓勵參賽者不妨多實地畫一些台灣風景。

印象大獎得主分別是首獎林仁山;優選獎劉國正與邱奕穎;入選獎劉瑞琴與胡志誠。新人獎除首獎張宇騰之外,還有優選獎曾意平與陳逸鋒;入選獎為林美慧。

台灣美術貢獻獎頒給李澤藩

聯邦文教基金會舉辦聯邦美術新人獎至今已滿十年,首獎獎金高達32萬元;5年前新增參賽年齡不受限的聯邦美術印象大獎,首獎40萬元曾創下國內美術類比賽最高獎金紀錄。今年參與複選評審共8位,包括召集人許坤成,以及張柏舟、楊樹煌、康台生、蔡長盛、吳永欽、張旭光及劉永仁。

此外,評審團也投票選出第5屆「台灣美術貢獻獎」為前輩畫家李澤藩。李澤藩(1907-1989)為台灣第一代西洋美術家,畫齡長達60年以上,擅長水彩,喜研究創新,其繪畫作品反映著台灣繪畫潮流的幾個重要階段,今年適逢李澤藩百歲,以此獎紀念他對台灣美術的貢獻也別具意義。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