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國際藝聞】澳洲第一民族藝術家 世代傳承共創我的家園

2024/06/08 05:30

葛莉菲斯用陶瓷手繪出猢猻木的果實。(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提供)

文/谷為陵

澳洲人口約2700萬,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原住民)占3%左右,自18世紀英國人到來後,文化及語言面臨各種危機,直到1967年政府才承認他們的公民身分。為了文化傳承與保存,展開為期2年的指導及展覽計畫,將8位前輩藝術家與新興藝術家配對,把祖先儀式、語言、故事等知識,透過交流移轉給下一代,成果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伊恩.波特中心展出至8月4日。

在這次名為「我的家園」(My Country)特展中,來自西澳的揚.葛莉菲斯(Jan Griffiths,1971-)和導師、也是她的母親佩吉.葛莉菲斯(Peggy Griffiths,1941-)以當地一種樹幹有儲水功能的猢猻木(Baobab)為靈感創作〈知識之樹〉,這種樹從果實到樹幹中的水,都是他們的營養來源,作品傳達食物、水、文化故事等意涵。織品藝術家蘇菲.霍尼斯(Sophie Honess,1988-)與她的導師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1978-)來自新南威爾斯,她設計3張掛毯──草、水、花崗石,各代表在地的環境特徵──草、小溪、沙子,以層次相連的紋理、色調和顏色等視覺語言,描繪出心中美麗且值得欣賞、照顧的家園。首都領地的艾丹.哈索恩(Aidan Hartshorn,1995-)和導師詹姆斯.泰勒(James Tylor,1986-)與玻璃廠合作,製造16個菱形面板懸掛於空中,且被照亮它們的電線壓彎,象徵殖民勢力將第一民族的文化移除、掩蓋和扭曲,意指澳洲最大的水力發電與灌溉系統「雪山計畫」在當地造成的破壞。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