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籍戰犯紀錄片 赤陽訴辛酸

2007/12/05 06:00

陳志和花了三年時間,完成紀錄片《赤陽》。(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大里報導

為了讓攝影興趣和台灣的土地、歷史結合,國立大里高中美術老師陳志和,投入紀錄片拍攝,花了三年時間完成《赤陽》,為日治時期台籍戰犯的辛酸血淚留下歷史紀錄。

家中開設照相館的陳志和,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幫忙看店、洗照片,耳濡目染之下培養出攝影的興趣,之後就讀國立藝專,跟隨吳嘉寶老師,進入專業創作的領域,畢業後在廣告公司和設計攝影公司一展長才。921大地震後,陳志和以攝影紀錄災後景象,後來也試著以攝影機進行拍攝,偶然間得知全景傳播基金會將培訓紀錄片拍攝人才,陳志和經過面試入選培訓,一腳踏進紀錄片拍攝領域。

陳志和選擇日治時期台籍戰犯的故事做為拍攝題材,他的叔公曾在二次大戰時,被日本殖民政府送往南洋,擔任看守俘虜的「軍屬」,當時這批人平均年齡約20歲,有些人在日本長官要求下,對俘虜進行毆打管教,戰後因此被判刑入獄,甚至遭到槍決或絞刑,之後80多人出獄返台,卻未受到任何賠償。陳志和利用課餘和假日,花了三年的時間,進行資料蒐集,訪問10位當年遠赴南洋的台籍戰犯,透過影像再現當年,終於在今年8月完成紀錄片《赤陽》,並在校慶時正式對外放映。

陳志和表示,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這段故事,為曾經空白的歷史留下紀錄,如今最大的希望,是對外放映這部紀錄片。未來則計畫拍攝霧峰香米與秋田祭,述說霧峰香米如何在加入WTO的衝擊下,行銷國外的故事,為長住20多年的霧峰,留下紀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