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北市交音樂總監 先試用馬丁.費雪迪斯考

2008/01/07 06:00

北市交準音樂總監馬丁.費雪迪斯考。(北市交/提供)

記者趙靜瑜/特稿

在台北市文化局的體制之下,任用北市交音樂總監,固然是文化局的職權,但是要「選」出音樂總監這件事,不能由一個上級機構全然主導,這次的「準音樂總監」事件,從頭到尾就是文化局自導自演的國際樂壇笑話,過去李格悌從產生到不愉快離去,已經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殷鑑不遠,台北市文化局還沒有學到教訓,已經再次延誤北市交正常路徑發展的最佳時機。

從台北市文化局所聘任的音樂總監遴選委員會名單來看,除了文化局長李永萍擔任召集人外,還有七位委員,這七位委員名單姑隱不論,作曲家背景不了解樂團及指揮領域發展生態,指揮雖是大老卻已經淡出江湖,與國際失軌,嚴格來說只有兩人是樂團專業,這樣的遴選委員會可以選出適合的音樂總監?令人懷疑。

其次,在樂團音樂總監遴選上相當重要的團員意見上,文化局只列入參考數據,馬丁的確是團員投票的首選,但是連一半都沒有超過,相較於正式納入團員意見的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遴選,必須超過三分之二的團員同意來看,北市交的音樂總監遴選「門檻」,實在過低又粗糙。

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導而選出「準音樂總監」的做法,與國際樂壇背道而馳,文化局讓北市交走不出去,處於「台灣規格」還沾沾自喜。「準音樂總監」的實質意義充其量來說就是二十年前的「實驗」,不敢對自己選出來的人選負責的迂迴做法,如果失敗,就說反正是個實驗,同樣的如果北市交跟馬丁磨合不良,就說這只是先試婚而已,浪費的還是廣大台北市民的辛苦血汗錢。

更令人納悶的是,北市交、北市國這兩個文化局單位,實際會計科目上根本沒有「音樂總監」這一項,只有樂團「指揮」,如果文化局真為樂團發展設想,早就應該修法交議會通過,現在文化局卻推託這是受到人事及會計限制不得不然,李永萍還在記者會上表示要讓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做先鋒,看看可不可以突破現狀,先為NSO找到一筆錢聘用音樂總監。國民黨執政首府多年,早已有權力改變現狀,多年來對音樂文化卻是這樣的格局,令人遺憾。

「交響樂團」這個領域是西方產物,操作細膩,行之有年,歐洲跟美國都有許多不同的發展跟形式,北市交曾經那麼耀眼,現在行政制度都上了軌道,只要有適當的指揮給予訓練跟挑戰,發揮團員結構強項,台灣樂壇與媒體都願意期待北市交再度發光的那一刻,但是上級機關台北市文化局的做法非但沒有取經,還自創荒謬戲碼要北市交配合演出,阻礙樂團發展,不能因為有人表達可以在台北「long stay」就自爽開心,回歸專業才是北市交此刻最需要的甘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