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百年風華 台博館建築特展

2008/01/24 06:00

圖為1923年日本皇太子步上台博館的畫面。
(文建會/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今年有畫家滿百歲,也有建築將滿百週年,文建會所屬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昨天推出「百年風華-台灣博物館建築特展」,將呈現該博物館建築百年來變遷發展軌跡,包括建物設計、建造、風格、特色,以及百年間各項重要展覽回顧,讓國人共同回味這棟深具西洋風格古蹟的點點滴滴。

此次展覽由李乾朗教授策畫,於台博館三樓依其發展歷程畫分三個階段、四大展室,有系統地展示台灣博物館前身,即以清代台北城內天后宮為主軸的早期資料;台灣博物館在日治時期之興築歷程;1915年落成之後,歷次重要大型展覽之整理介紹;以及展望未來。

李乾朗表示,日本領台後約在1899年開始興建新公園,當時城內文武街的天后宮,一直由各單位合併使用,1911年因遭逢颱風,面臨傾圮頹毀,日人藉此機會進行拆除,並從1913年起興建兒玉及後藤新平紀念博物館及附屬的庭園水池造景,至1915年竣工,也就是今天的台灣博物館主體建築。

台博館完成後,與總統府、台北賓館三者共同被陳水扁總統譽為日治時代存留至今最耀眼的城內三顆明珠。

這次展覽除將展出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銅像等多項罕見且頗具意義的史料之外,李乾朗也親自調繪與提供天后宮全景復原考證圖,並首次展出。另有一件珍貴展品,為日治時期台灣博物館在興建時舉行「上棟式」(相當於台灣傳統的上樑禮)所留下的棟札。展期至7月20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