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文化觀察.檢驗文化立國──二之一】立院文化立法推動聯盟鬆散無力

2008/07/21 06:00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在華山文化園區外包的爭議聲浪裡,由跨黨派立法委員組成的「文化立法推動聯盟」,終於在沉寂三年之後,又聲勢浩大地請來行政院長與文化界重量人士,見證全新的文化立法推動聯盟再度成軍。

新聯盟由藍委周守訓與綠委林淑芬擔任雙召集人,象徵跨黨派。沒想到,聯盟成員管碧玲私下表示,目前看不到該聯盟有所發揮;而林淑芬辦公室助理吳冠良也以「鬆散」形容該聯盟的組織運作。

探究其功能不彰的主因,有人認為是因為跨黨派組合,藍綠立委關心文化的角度不同。吳冠良則認為,在文化政策上,委員間爭議其實並不大,反而是跟行政單位爭議較大。周守訓辦公室助理程詩郁很激動地說,以華山文創園區的外包案為例,開完公聽會,她們帶藝術家去拜訪文建會,也發文要求提供相關資料,但始終看不到關鍵內容,要不然就是收到敷衍的回覆文件。現在的行政官員太政治化、遇事推拖,「賴皮」的程度也足以讓人氣結。不禁感歎:馬總統的文化立國,目前看起來也只是空談?

並且,自從立委選制改變,各立委們除在立院定期會議之外,「顧選區」成為第一要務,「顧不了選區、下屆選不上,還怎麼顧文化?」

現在為官者的心態都要求立即的政績,而立委們對文化的熱情也不高,連立委助理們關心的事情也不同了。黃志雄辦公室助理熊賢正說,他以前在洪秀柱辦公室就一直參與文化立法推動聯盟,早期有很多關心文化議題的助理,但慢慢地,新進的助理要嘛不關心,要嘛根本不懂。

「助理不懂,委員就不會懂,更別說要透過聯盟由民間蒐集的資訊轉換成有效的立院問政參考。」那麼,聯盟為何還要成立?熊賢正表示,若再不成立,以後恐怕更後繼乏力。「在我看來,它應該做為弱勢團體的發聲管道,而強勢團體比如雲門想要發聲,其實也不需要透過我們。」

一位立院前助理則表示,若聯盟能成為助理之間的經驗交流,或可幫助立委問政時讓議題深化;否則即使組了聯盟,有崇高理想,也發揮不了功能。

文化立法推動聯盟小檔案:

此聯盟最早約於1995年第三屆立法委員任期時組成,朱惠良、范巽綠、陳景峻、陳學聖、李永萍、翁金珠、王拓……等多位立委都曾分別擔任過召集人或發起人。過去曾發揮過最顯著的功能是於九二一之後,促成文資法的修定。

聯盟這屆其他成員包括田秋堇、朱鳳芝、江玲君、張嘉郡、黃志雄、管碧玲、潘孟安、盧秀燕、鄭麗文、謝國樑。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