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文化觀察.檢驗文化立國──二之二】文化立委需要真本事

2008/07/22 06:00

記者凌美雪/特稿

文化立法推動聯盟最初的理想很崇高,不僅立委的助理們投入,有不少立委也相當認真研究文化議題。後來民間藝文團體還票選所謂「文化立委」,范巽綠、朱惠良、林濁水、翁金珠、陳學聖等人都曾先後以此為名,有人競選時也打著文化立委的名號。

後來,范巽綠進了教育部,朱惠良、陳學聖與李永萍先後到地方當了文化局長,翁金珠與王拓更入主文建會。耐人尋味的是,即使文建會主委是掌國家文化之舵,可直接施展文化理想的位置,眼見任期有限,翁金珠中途卻又回到不分區立委的跑道。

此外,掛著這「美名」似乎也不特別有助選舉,回顧過去曾加入聯盟的成員,朱惠良、王世勛、王拓、王淑慧、田秋堇、朱鳳芝、李永萍、洪秀柱、林為洲、林濁水、柯俊雄、柯淑敏、高金素梅、郭素春、陳瑩、章仁香、黃志雄、趙良燕、鄭運鵬、藍美津……有些已未再擔任立委。

而實際上,在立院會期內,能針對文化議題深入檢討質詢者,實在不多。李永萍、洪秀柱、藍美津、陳瑩等人或可算用心的。但據了解,其中部分立委,即使有助理準備好資料與質詢稿,根本也無心研究,更別說要發揮問政效果。

以前還有人以「文化立委」自稱,現在連這稱號也不要了,經濟不好,固選票比顧文化實際。那些「聯盟」的事,助理有心就做,無心也就罷了,「民間為經濟問題所苦時,先顧好人民荷包比較重要。」好像現在的台灣已到了「先顧肚子比較重要」的時刻。

但別忘記,文建會每年五十幾億元、故宮七、八億元的預算還是有的!立委們在審預算之際,逞快意、大玩刪減的數字遊戲時,依據的是什麼?以聯盟為後盾,對民間團體的協助、在立院對行政的監督發生效果了嗎?

這屆聯盟成立前,曾為民間藝術團體舉辦華山文創園區的公聽會,由周守訓主持,不再能掛名加入聯盟的洪秀柱曾到場表示關心,反倒是其他加入聯盟的立委不見身影。當然,相關議題也就不了了之。

這屆成員還包括田秋堇、朱鳳芝、江玲君、張嘉郡、黃志雄、管碧玲、潘孟安、盧秀燕、鄭麗文、謝國樑。當這些人在立院行監督行政權力時,對外打著文化立法推動聯盟成員之名時,有沒有文化認知的真本事?或者只是沽名釣譽?恐怕也該受檢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