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空間母語建築獎 雙首獎出爐

2008/10/02 06:00

「迴院」是一個嘗試用西方現代建築手法去創造出東方空間情境的建築。
(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什麼樣的傳統建築值得被保留?保留傳統建築的方法可不可以很創新?相信這是很多家裡有老房子、或老家位於很有味道的傳統社區的人們,曾經興起的疑問與思考。

由民間組織「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空間母語建築獎」,以徵選台灣傳統與創新的建築意象為主旨,昨天公布得獎名單並進行頒獎,共有兩件作品同獲「金獎」,另有五名佳作以及一名特別獎,共計八件得獎作品。

此次參賽作品約八十件,內容包含一般私人住宅、集合住宅、社區營造等各種建築類型,參賽者並嘗試從閩南、客家聚落、原住民等角度思考台灣建築傳統創新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二十一位參賽者為非建築專業人士,而初選的十五件入圍作品中,則有四件是學生的作品。

決選原訂選出金獎及銀獎各一名,但因評審團認為陳瑞憲的《迴院》與「水牛設計部落/鯨設計集團」共同合作的《悠活稻荷村》,雖是不同設計取向的作品,甚至是兩種極端,但皆表現出從傳統創新的精神,難分軒輊,因此決定讓兩位參賽者共擁金獎,並共同獲得金獎與銀獎獎金共一百六十五萬元。

其他五件佳作得獎作品分別為:林志成《永續型的台灣透天厝》、陳啟仁及韓佳郎《水鄉澤國》、鍾昀青與連浩延《垂直的街坊─傳統民居的數位再造》、北院建築師事務所《新竹縣縣史館新建工程》以及王柏仁《0PEN IT 打開─新竹故事屋設計》,各獲得十萬元獎金與獎座一座。此外,李昭毅與許慈容的《(尋)故事旅店─礦工、芒花、旅人、重塑民宿村》,以結合金瓜石當地產業與居民願景,探索在地的文化向度,創造當地居民與旅人共生共融的聚落環境,獲得評審團肯定其概念,因此特頒發「特別獎」。

在文化藝術領域裡有各式各樣的獎項,能夠持續而目標明確的,其實並不多,「空間母語建築獎」自詡為「台灣唯一以傳統創新為取向的建築獎」,自然為台灣人開啟了一些新的期待,雖不知未來能持續舉辦幾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