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灣文學前輩巫永福辭世 週日舉行告別式

2008/10/09 06:00

台灣文學前輩巫永福,為文壇留下不少創作。
(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記者陳思嫻/台北報導

台灣文學前輩巫永福,於9月10日過世,享壽96歲,並將於10月12日下午1時50分,在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告別式,告別式後將回葬家鄉埔里。

巫永福為詩人與小說家,1913年生於南投縣埔里鎮。中學時期受到日文中和歌、俳句、夏目漱石小說以及漢文的唐詩等啟蒙,畢業後進入日本明治大學文藝科,在東京時也與張文環、王白淵等留日學生籌組「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份文藝雜誌《福爾摩沙》。返台後加入張深切、張星建主持的「台灣文藝聯盟」,並於1977年出任《台灣文藝》發行人,陸續增設巫永福評論獎及巫永福文學獎,推動台灣文學的理論建設和創作。

巫永福早期小說均以日文寫作,1940年代以後淡出文壇,直到1960年代後期,才復出成為《笠》詩社社員,並以流利的中文寫詩。其作品包含《愛》、《時光》等詩集,文集《風雨中的長青樹》;1995年更出版《巫永福全集》,內容為他自1932年以來創作的小說、論文、詩、短歌、俳句等作品。

巫永福詩作具有濃濃的土地情感及理想主義色彩,他一直認為,寫詩要把握詩的「精神」,嚴格要求詩的「本質」。晚年時期,仍保持清靜悲憫的文學心靈和忠誠的文學使命感,創作不輟。並在文壇靜靜留下他探索人性、為台灣文學「寫歷史」的跡痕。

南投埔里鎮立圖書館四樓的「巫永福文庫」與位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圖書館四樓的「南投縣文學資料館」,今日起也同步推出「向巫永福致敬——福爾摩沙文學桂冠巫永福紀念展」,向大師致敬。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