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電視新聞免費六小時頭條直播-圓山抗議潮 炒紅北美館

2008/11/10 06:00

抗爭人潮散去後,北美館前的拒馬留下垃圾與布條,像極了一件裝置藝術作品。(記者鹿俊為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狄米屈.維倫斯基的錄像作品《抗爭比賽──基洛夫球場》。(北美館/提供)

陳雲林離台前夕的抗議潮,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外僵持一整夜,「北美館」意外成為所有即時新聞的頭條標題,有人說,「至少六小時的免費廣告,北美館真是賺到了!」巧合的是,館內台北雙年展聚焦的正好是全球的街頭抗爭與社會運動,如今再去看展,感受應該特別深刻。

奧利佛.雷斯樂的作品〈民主就是這副德性〉,記錄警察如何與民對峙。(北美館/提供)

11月6日晚間,北美館外聚集了前所未有的人潮,台灣最激烈的抗爭場面在館外上演。徹夜喧譁終結在人潮散去後的滿目瘡痍,記者在人去樓空的北美館外按下快門,畫面裡壓倒的拒馬掛著垃圾與抗議布條,乍看像極了當代藝術家的戶外裝置作品,其實,說它是一場行動藝術後的完成品也無不可,某種程度上,它比藝術家刻意做作的結果更具可看性。

全球化發展衍生各種社會、政經問題,當弱勢者聲音不被掌權者當一回事,最後必走上街頭。因此,有不少當代藝術家決定扛起攝影器材走進街頭運動的人群裡,在第一線觀察記錄,成為美術館裡的展出題材。

今年台北雙年展的展中展「世界大一同」,便是聚焦社會運動,其中多件作品雖取材自全球各地抗議八大工業國高峰會(G8)的抗爭活動,卻突顯了這次北美館外抗爭運動的真實性。

對於G8的抗爭,是一種對少數強國領袖主宰世界秩序的抗議,而會議桌下的利益交換,犧牲的極可能是全球多數人的基本生活權利。隨著G8每年易地登場,抗爭也串聯成另類全球化活動,從表達訴求、面對鎮暴警察、拒馬、甚至強力水柱,不僅形式多樣且充滿創造力。

策畫者奧利佛.雷斯樂去年在德國G8時的作品〈民主就是這副德性〉,記錄警察如何與民對峙,但最後抗爭者策略性衝破警方封鎖,迫使G8工作人員只能以直昇機或船舶進出,成為抗議運動象徵性的勝利。

另有一件狄米屈.維倫斯基的錄像作品《抗爭比賽──基洛夫球場》,來自2006年聖彼得堡G8高峰會的同時所舉辦的俄羅斯社會論壇,錄像內容記錄當權者提供場地辦論壇,卻採嚴密安全措施,包括把參與過抗議的人士先行留置、強行禁止印刷店老闆印刷抗議文宣、散發黑函,並逮捕可能的抗議份子,引起學生不滿。

藝術家們並未試圖在抗爭的對立面找出誰是誰非,說穿了社會運動如同民主的測試劑,它往往可在當權者的態度裡看出真民主或假民主。而台灣人或許在這次的事件裡測試到幾分令人傷感的結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