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阿富汗作家拉希米 獲法國龔固爾獎

2008/11/12 06:00

阿富汗籍作家阿提克.拉希米以小說《忍耐之石》拿下法國文學最高榮譽龔固爾獎 。(歐新社)

記者凌美雪/綜合外電報導

在遍地烽火的國度,卻有文化的果實正在開花!阿富汗多年的戰火留下處處廢墟,生活條件定是難以想像的艱辛,且必然夾雜著痛苦,或許就因難以排解的糾心,淬鍊出文化人更深刻的情感與自省。

近幾年阿富汗不但在視覺藝術領域裡產生多位受國際注目的藝術家,最新消息是阿富汗籍作家阿提克.拉希米 (Atiq Rahimi),以小說《忍耐之石》(Synge Sabour,英譯「Stone of Patience」)拿下法國文學最高榮譽龔固爾獎 (Prix Goncourt)。

拉希米生於1962年,1980年代開始流亡生涯,最後定居法國,投入電影創作,他之前相當有名的作品是小說《阿公帶我回家》(Earth and Ashes),後來改編成電影,拉希米也擔任導演。

《忍耐之石》引自波斯神話,人們可以向忍耐之石吐露心中無法為外人道的悲情,據說忍耐之石也是神奇之石,當它滿載苦難人間傾吐的話語,就會爆裂開來,人的苦難也會因此獲得解脫。

拉希米以此神話為根據,以法文創作《忍耐之石》,把「Synge Sabour」做為男主角的名字,而男主角是阿富汗士兵,在一次重傷後昏迷不醒,妻子照顧他,把心裡不滿與苦悶,全向無法回應的他訴說。

透個故事所呈現的,其實是傳統阿富汗社會宗教、男女不平權等潛在問題。因為一個可以傾吐的機會,讓阿富汗士兵的妻子在心靈上獲得紓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