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灣攝影先行者 李鳴鵰回顧展

2009/01/12 06:00

台灣攝影史上的名作〈牧羊童〉。(北美館/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上一個世紀初,除了開啟西畫風潮的前輩畫家外,幾位攝影界的先行者,也為台灣留下許多值得留念的影像。其中,1922年出生於桃園縣大溪鎮的李鳴鵰,與鄧南光、張才,三人以不同的寫實風格在四○、五○年代獨領風騷,還被當時攝影界尊稱為「快門三劍客」。

李鳴鵰等人經常參與展覽與評審,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因學習過水彩畫,後來又開設中美行照相器材行,因此不僅拍攝許多經典的作品,也是台灣早期推廣攝影藝術與國際交流的推手。

自1950年代始,台灣民間藝術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李鳴鵰積極參與許多攝影學會,在民風保守的年代,帶起很多新思潮;1954年起,他與鄧南光、張才每月在「美而廉」餐廳,定期舉辦「台北攝影月賽」,掀起前所未有的攝影熱潮;還透過與日方良好的關係,促成與東京銀座三之一的小西六畫廊的國際交流,並負擔展覽經費。

李鳴鵰曾表示,「直覺、即興的拍攝,展現人性本善的一面,這些非常平凡的畫面才是真實的世界。」融合攝影專業與繪畫美學,他的攝影作品構圖精確,內容真淳並帶有寓意。

北美館策畫「李鳴鵰攝影回顧展」,共分為風景心境、光影歲月、靚女風采、抽象造影及旅遊寫真等五項主題,展出李鳴鵰自1940年代至1990年代以手工沖洗黑白及彩色照二百二十件,以及1:1原始印樣一百二十件。件件都如同閱讀一個溫馨的台灣人小故事。展期至4月5日。

北美館代尋影中人

李鳴鵰曾在《回憶錄》中提到:「每當望著〈牧羊童〉,總不禁希望能再見到清澈的淡水河,也想看看當年的牧羊童,雖照推算目前應該也是六、七十好幾的老人,但此心願似乎也將無疾而終。」(1994),〈牧羊童〉是台灣攝影史上的名作,畫面中三名孩童和小羊天真爛漫的形象,成了1950年代末台灣社會淳樸的註記。為此,北美館發起代尋影中人的行動,希望認識相片中三個小孩的人能與北美館聯絡。(記者凌美雪)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