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在理性與感性之間 侯錦郎油畫人生

2009/04/20 06:00

侯錦郎充滿後印象派風格的畫作〈夢幻〉。(台北歷史博物館/提供)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從絕佳的繪畫天分被啟發,一直到在法國高等研究實驗學院取得博士學位,正當侯錦郎學術研究一路開展之際,上帝卻又給他腦瘤的考驗,奮戰二十餘年之後,去年病逝巴黎,侯錦郎一生經歷極富戲劇性,更留下許多無數動人創作。

「生命二重奏──旅法畫家侯錦郎紀念展」,日前在台北歷史博物館開幕,這也是侯錦郎過世後在台灣舉辦的首次紀念展,展出作品多為其病後創作,無論構圖或色彩,都讓人感受到他不向命運屈服的力量。

生於1937年,侯錦郎傳統農村的成長背景養成他日後幽默樸實的性格,因吳梅嶺啟蒙,而愛上繪畫,從台南師範藝術科到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受到陳慧坤、李石樵以及廖繼春等大師教導,並學習後印象派如立體派、野獸派等畫風,更是各項美展的常勝軍。1967年侯錦郎進入法國高等研究實驗學院研讀,1973年以《中國宗教上的冥紙和庫錢的觀念》取得博士學位。然而腦疾重創他的健康,迫使他放棄研究工作,右手無法動彈之後,改以左手繪畫,幸而他的樂觀,讓他再度享受繪畫帶來的喜悅。2002年舊疾再度復發,最終侯錦郎於2008年病逝巴黎,享年七十一歲。

「生命的二重奏可說是他生命的寫照,原本是理性的學術研究,後又有感性的藝術創作。」遺孀侯美智說,侯錦郎在四十七歲那年發病,先是眼睛花,但都查不出病因,之後發現腦瘤,第一次開刀開了十八小時,「我很心疼,但是他很樂觀。他就像一尊活菩薩,照顧他這麼多年,我學習很多。」這次展出作品中,有侯錦郎的家庭記憶,也有對台灣故鄉的懷念,展期至5月17日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