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為家

2009/07/26 06:00

為家

文.攝影◎陳育萱

月台布滿台灣島,永遠立在旅人的彼端。那些孤島群集,來自兩個不同方向的人們,在此遇合。不管是將上車的,抑或等著下車的旅人,臉上都有一束移動的神情,心情晃移在遙遠抑或熟習的目的地。

一座座的月台,在下班列車來臨之前,僅有一位佝僂的老年人,推著鐵製推車,上面運著三兩件零星的,無法辨識它們都是些什麼的行李。或僅是幾隻飛躍在月台間隙的麻雀。

若真正遇上了人潮,那麼是什麼都看不清的。就像這張在車上順著速度攝下的照片,缺乏重點,天際黯淡而事事模糊。警示黃線與站在警告之內的旅人,少了青春的速度與瀟灑,他們站立的姿態透出一絲疲憊的酸苦,但包覆得很好;被輕巧的高跟鞋與氣墊皮鞋保護著,彷彿將沒有任何事能徹底打倒自己。然而失去固執的意志後,人們發現,自己將換上佝僂的身形,拖行超乎巨大的行囊,圈隔出一行陌生的隊伍。

在幾乎日日以火車為家的自己眼底,透過框住的窗戶探望出去的風景,瞌睡與瞌睡之間偶爾的清醒,也抓不到幾幕清晰的片段。躺得局促的座位上,在通過無數山洞的黑暗與白天之後,還能分辨身在何方的,僅僅是規律的三語廣播了。

重複三次的到站提示往往能如鬧鐘般驚醒自己,在那樣短暫的時刻裡,調整了時差,整斂了連自己也沒看懂的表情。在車門開啟前的幾秒前,讓自己立著醒悟,這仍是一趟旅行。

依舊是無數旅行中的一次,並不真正以何處為家。除了,用以轉移地貌造成時差感的列車;彷彿要時時喚醒你的列車節奏,反而能慈悲而短暫地為挫敗的烤傷的心,提供一小處陰涼的,像是回到自家般的輕鬆歇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