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倫敦數位藝術展>廖人暉自畫像機計畫 反思工業化社會

2010/03/02 06:00

廖人暉的「自畫像機計畫」設計讓使用者與機器合作,畫出了一幅從外部機器視角來看的自畫像。(廖人暉/提供)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報導

台灣年輕設計師廖人暉,2月26日至28日應倫敦知名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V&A)之邀,為該館最新的數位藝術展覽Decode做週末展,表演作品是「自畫像機計畫」(The Self Portrait Machine Project),讓觀者從人與機器合作自畫像的方式,體會並思考人類與工業化社會間的緊密合作,如何塑造了人類的意識與生活,甚而影響個人的自我意識。廖人暉接受專訪時表示,該表演也計畫於4月到米蘭設計展展出。

去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的廖人暉,之前就讀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此次為V&A展出的設計,是他去年在RCA畢業的藝術創作,曾於去年倫敦設計週應邀表演過。

廖人暉表示,在這猶如「有意識之社會機器」的人類社會中,我們與機器的合作共生關係不只是生產了物品、改變物質生活,更在無形的心理層面受到影響,甚而塑造人們建立自我意識的方式。於是他決定在藝術表現中,帶入有趣且吸引人的方式,使這個設計更能讓觀者接受與了解。

「為什麼我們是這樣地存在?」是每個人最終都要面臨且獨自追尋的問題。展覽時廖人暉設計讓使用者與機器合作,雙手隨著機械引導而作畫,畫出一幅從外部機器視角來看的自畫像,最終也由機器抓著手來簽下機器的名字Gepetto(木偶皮諾丘的父親名)。在這看似新奇又帶點刺激的設計中,廖人暉希望經由「人與機器合作」的過程,讓更多人省思存在的意義,進而發展出個人的解答與追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