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彭怡平寫真巴黎精神

2010/04/26 06:00

彭怡平在巴黎找到一種能量,她認為巴黎形塑了她的個人品味以及美好的價值。(何嘉仁民權書局/提供)

記者陳思嫻/台北報導

作家彭怡平以攝影作品分享其旅居法國17年經驗,出版《安格爾的小提琴──巴黎與巴黎人的故事》。

彭怡平經常旅遊世界各地,《安格爾的小提琴》為其巴黎生活的攝影文字書籍,她印象中的巴黎,並非僅世俗所見的時尚與美食。在幾幀華麗的旋轉木馬和耀眼的巴黎鐵塔等繽紛燦爛的巴黎典型畫面之後,對比的卻是「街友」們睡在街頭、拎著破爛家當、由社福組織提供耶誕大餐……另一面巴黎窮人的世界。

他們在書中都有名字,而非被優雅的觀光客所鄙夷的路人甲,其中的貝諾瓦曾告訴她,「我一無所有,但透過妳的書,我的人生沒有白活。」彭怡平表示,書中這些人都會消失,藉由影像的對比編排,她同時也在向讀者提出值得思考的議題。

安格爾是18世紀末的法國畫家,但他最鍾愛的卻是拉小提琴,書名「安格爾的小提琴」意指「終其一生的嗜好,但不賴此維生」,彭怡平以此鼓勵經濟繁榮但欠缺理想的台灣社會,能夠像法國人一樣,無論生活如何,都能不放棄自我內在的精神涵養。昨天新書發表會裡,有讀者為彭怡平的巴黎所見感動落淚,也有讀者提到自己居住淡水40年,對當地一無所知,因受到彭怡平的影響而開始整理相關文獻。

彭怡平「印象巴黎」攝影展,即日起於台北L’etoile、何嘉仁書局台北民權店等地展出,詳情可上網:www.friendly-cat.com。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