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奧地利漢斯‧馬卡特回顧展借畫 天井巨畫音樂的寓意回娘家

2011/01/24 06:00

奇美博物館藏最大畫作〈音樂的寓意〉將借展至維也納。各方人員合作,將巨畫順利卸下。(奇美/提供 記者吳俊鋒翻攝)

記者吳俊鋒/仁德報導

奇美博物館典藏巨畫〈音樂的寓意〉首度出借,竟是飛越半個地球回到故鄉維也納,在原作者漢斯‧馬卡特的回顧展中亮相;這幅百餘年歷史的經典藝術品,逃過納粹戰火,輾轉被拍賣,離開祖國,21世紀的今日重返娘家,極具紀念性。

〈音樂的寓意〉長度5公尺,寬也有4米半,是奇美收藏畫作中最大的一幅,民國87年在歐洲拍賣場上購得,裝設於博物館入口處的天井,堪稱「鎮館之寶」。

奇美表示,馬卡特為19世紀奧地利繪畫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帶動了華麗的裝飾風潮,是知名藝術家克林姆的老師。〈音樂的寓意〉完成於西元1873年,當時奧地利有位企業家蓋豪宅,邀請漢斯‧馬卡特跨刀繪製,放置在居所圖書館的天井上,相當氣派。

畫作中的人物以企業家的太太與孩子們為模特兒,同時巧妙地以暗喻性手法勾勒出企業家對音樂與藝術的喜好。企業家死後,遺孀將畫作捐給維也納市政府保管,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唯恐遭到納粹破壞,畫作連同其他藝術作品放入修道院的地窖裡藏起來。後來,二次大戰受難者家屬的撫卹經費不足,維也納政府只好忍痛拍賣藝術品,〈音樂的寓意〉流入民間收藏,13年前來到台灣,裝置在奇美博物館的天井上。

奧地利貝維德雷宮將在6月舉辦漢斯‧馬卡特的系列展,向奇美商借〈音樂的寓意〉,這幅巨畫才再度從天井上被拆卸下來,由於〈音樂的寓意〉體積龐大,拆卸時,不僅要搭設鷹架,登高作業,更特製隧道式的置放道具,巨畫猶如披在鞍馬上,得以順利運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