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記錄團員奮鬥歷程
朱團推出《敲星擊月》

2006/01/17 06:00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敲星擊月,朱宗慶打擊樂團剛過完二十歲生日,昨天也出版了二十週年來的節目精選以及一本記錄朱團團員的成長紀事,書中看見了團員的披星戴月,也看見了一個樂團成長的過程。

被許多藝文界大老豎起大拇指稱讚的朱宗慶打擊樂團,其實擁有一種台灣充沛的生命力,作曲家許博允說:「朱宗慶打擊樂團是台灣文化生命力的代表。」林懷民則念念不忘朱宗慶打擊樂團替雲門舞集《薪傳》做配合演出的情景,他遙想從前說:「如果沒有朱宗慶打擊樂團,我是不想演『薪傳』的,那個氣勢不能表現出來!」該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以前的慶生都有些悲情,現在樂團已經帶著滿滿自信向前走,不但出版了《敲星擊月─擊樂明星的成長紀事》;還有影像專輯DVD《擊樂畫像─朱宗慶打擊樂團20周年精選DVD》,希望將台灣打擊樂這項該屬於全民的文化資產與大家分享。朱宗慶說,出版前,他就看過《敲星擊月》的書稿很多次,每次看都非常感動,因為對他而言,這本書是數十年記憶的封存,讓他和所有團員一起回味樂團的成長歷程、不同時期的熱情與努力的痕跡。

朱宗慶表示,由於打擊樂多元活潑的展演性格,適合用視覺影像呈現,因此也選擇在二十週年這年首度嘗試用影像DVD的方式記錄出版,與大眾分享。

這張專輯中收錄朱宗慶打擊樂團最受歡迎的八首經典曲目:高難度表現錦雞相互嬉戲玩耍的《錦雞出山》、用打火機呈現的音樂劇場《明暗之間》、具強烈戲劇效果的《面具》、改編自泰雅族民歌之《移動的月光》,還有《第五號鼓樂》、《鼓話》、《舞動的節奏》、《擊樂畫像》;並收錄未曾對外公開的幕後演出花絮及團員彩排過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