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中國流亡詩人廖亦武訪台 出版《六四‧我的證詞》

2012/01/09 06:00

身兼詩人與民間藝人多角的廖亦武首度訪台。(記者趙靜瑜/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用生命寫作,用寫作支撐著生命,4年牢獄生涯,中國先鋒派詩人廖亦武書寫《六四‧我的證詞》,表達了深刻的文學自覺,「通過寫這本書,我重新找回了尊嚴。」

六四牢獄寫成中國禁書 流亡至德國出版

從來不搞政治,卻因在「六四」當天朗誦自己寫的詩作《大屠殺》而遭逮捕入獄,4年坐牢自殺2次未果。1994年1月,由於英首相梅傑和國際特赦組織的努力,廖亦武提前43天獲釋。在中國忍耐多年,廖亦武去年以雲南、越南、波蘭等「奇異路徑」逃離中國,流亡並定居德國,出版了被禁作品《六四‧我的證詞》德文版。「我是為了出版這本書,決定離開中國。」

廖亦武日前首度訪台,展開2個月的駐點訪問。廖亦武表示,《六四‧我的證詞》前兩卷初稿寫於獄內,「在一頁紙上儘可能多寫字,甚至超過萬字,連標點也蹦蹦地搏動起來,我已辨認不了自己的筆跡。」由於手稿經常被獄卒沒收,廖亦武不得不一邊寫作,一邊把文字默記下來,沒收一批,再重寫一批。出獄後,廖亦武持續書寫並受到監視,就在全書快完成之際,手稿又被抄,該書成為中共極力阻撓出版的真實之書,「我只能重寫,耗時又3年。」

籲台灣政治人物 勿與中國簽和平協議

中國共產黨是「赤裸裸的流氓」,「左手捧鈔票,右手拿刺刀,任何逾越中國經濟利益的作為,一定都會遭到共產黨的無情對待。」廖亦武強調,在中國如果不談人權,就只做生意的話,中國的確是非常大的市場;但如果要談人權或其他,「肯定就是用刺刀來對付你。」廖亦武直言,台灣政治人物要認清中國的真面目,過去的歷史已然明鑑,「跟一個流氓簽和平協議不會有任何用處。」

「我不是異議人士,我是個作家,詩人。」廖亦武說「六四」那天中國共產黨的鎮壓,徹底改變了中國,「以前中國人對國家、對民族也許還有些理想,但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已經不能愛;如果你過於愛這個國家,這個國家肯定會用子彈和槍對付你。」這對廖亦武來說,至為深刻。

願接受中國條件的 只有商人和政客

邀約廖亦武訪台的允晨文化總編輯廖志峰表示,去年廖亦武出版《六四.我的證詞》德文版,突然間,廖亦武攻佔德國所有重要媒體版面,新書登上德國《明鏡周刊》暢銷書排行榜。後又赴美訪問哈佛大學與專家學者及學生對談,「採訪的大規格和熱度,都已是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高度。」在台灣,接待規格遠不如在歐美,但廖亦武仍然有興趣,廖志峰說,「台灣應該要認識這樣一位等同於索忍尼辛在書寫《古拉格群島》般的良心作家。」

隨身帶著《史記》,還有困頓時街頭賣藝維生的蕭與歌喉,廖亦武將出席2月初的台北國際書展,並將把自己訪談中國數十位經歷六四入獄,之後卻被中國社會遺忘的底層生命,書寫成新作《六四‧群體證言》,預計年中出版。

「我很幸運,我活著寫下這些文字並發表,比起司馬遷,我也很幸運沒有被閹割。」廖亦武說他不接受任何條件回中國,「願意接受條件的,只有商人和政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