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公視董事審議委員連署聲明 砲轟龍應台

2012/07/10 06:00

當我們在報上看到,新任文化部長龍應台竟然對外表示,行政院提名公視董事名單,事先對外不公佈,是審議委員會委員的共識時,我們感到非常詫異,也因此深刻感受到,我們必須出面對外說清楚講明白。

從來沒有這種荒謬的共識:

自本屆立院推薦審議委員,到龍部長的發言為止,委員們未有任何共識過,更何況,龍應台部長召開審議委員會之前,事先找委員召開「茶敘」,茶敘中,不但有委員多人未到,茶敘中,更有多名委員質疑,為何提名名單不公佈,會中部長幕僚解釋,那是依慣例,會中委員還有人發言,慣例是滿清時代的事,現在已經是民國了!

龍應台女士文筆很好,乃公認之事,但是,「有無共識」並非文筆好,就可隨便加以扭曲,這是常識,不待多言。

該公佈的不公佈,不該公佈的卻公佈:

行政院提名董事名單,始終保密不肯給社會大眾評價,反而是,負責審議的委員名單,大力公佈,以致被外界譏笑,這不就像「候選人搞黑名單,沒有知曉,投票者卻大公開,好去拉票」,這麼不倫不類的公佈方式,實在是令人百思不解,以致連新任部長龍應台也覺得以後應該公佈,問題是,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且還要賴給審議委員的「共識」?

根本不是在「審議」,而是要負責「背書」:

此次提名給審議委員的董事名單,總共只有24位,如果扣除上次審議委員已經合法通過的5人,只剩19位,依法,至少還要審議通過12-16位,才能完成提名程序,可是名單中,硬是塞進上次審議委員表決多次,始終無法通過的「官派6人」。

該「官派6人」是上次審議時,無論如何表決,始終無法獲得多數委員通過的6人,結果,新聞局無視法律規定,乾脆不再審議,也不提新名單,更罔顧公視法的規定,直接非法強行使用「官方派代」的手法,讓這6名非法上任的「官派董事」直接上任掌權。這次捲土重來,還故意玩「提名人數」搞成不讓此6人上,就很可能無法湊足法定人數之手法。

世上豈有這種提名方式?豈有這種名單審議方式?

這根本不是在「審議」,而是在「背書」,在替官方「非法指派」的6人做出合法「上任且續任」之背書,這種提名及審議方式,簡直就像黑道在賣兄弟茶,好像台灣的公共電視,沒有這六人,公共電視就無法經營似的!

林益世已倒,應該趁機整頓:

提名人數與審議人數,基本上,多是倍數關係,就像檢察官爭取首長人事權時,「檢察官提名」之首長人數與「部長選定人數」,至少都是兩倍以上人數,就其中選擇一半,這是基本的選擇比例,也就是有一半(0.5)的選擇權,然,依照行政院提名的人數,與得審議通過的人數,換算選擇比例,是十九分之十六,審議委員只能淘汰三人,也就是只有0.157的選擇權,很接近0.14(林益世),事實上,圈內人士眾所週知,「公視」集團根本就是林益世的「禁臠」,有關「公視」的資源分配,都是他在喬,如今,林益世涉貪瀆收押,文化部長龍應台理應趁機整頓,而不是再強調一切依慣例。

提名名單之作業,粗糙草率不堪:

人事提名與審議,一定多多少少有「主觀成份」在內,因為人的評價,無法完全客觀,為了減少這種「主觀」成份,就有賴人選名單之「客觀作業」,務必使其精準與深化。

可惜,行政院提送審議的名單,卻是極其粗糙草率不堪,只依「法律規定」就可舉出兩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公視法規定,董事中「同一政黨」人數不得逾董事總額四分之一,問題是,審議委員打開秘密不公佈的名單來看時,完全看不到被提名人之「政黨資料」,萬一,審議通過才發現「同一政黨」超過比例,那不是拿審議在開玩笑嗎?

公視法明定,董事應顧及「性別」、「族群」之代表性,並考量「教育」、「藝文」、「學術」、「傳播」、及其他專業代表之均衡,可是提名資料中,沒有任何字眼標示,被提名人之「專業代表」為何,只是看到很多律師(三名)在內,公視又不是要繼續惡鬥,天天要打官司,有必要提名那麼多律師嗎?

粗糙草率還不夠,是完全沒有理念可言,那將如何審議?

身為審議委員,面對只能「書面審」,且「書面審」的資料上,沒有法定要求的「政黨註記」,也沒有法定要求的「專業代表均衡」考量,那至少也應該給一份被提名人所寫的「公視經營理念」,審議委員也才能就其書面理念,了解其提出之信念,是否適合用來經營公視,可惜,沒有一位被提名人,其資料中看得到任何一段公視經營理念!

不給政黨資料,不給專業代表資料,至少也要給一份當事人的理念資料,那怕就是用手寫,只寫五百字,審議委員也才能有點憑藉,知道專業代表的專業程度,這樣的期盼應該不過份才是,可惜,連這樣的資料,都完全看不到!

公視,就是公共電視,就是大家的電視,它是拿納稅人的錢,在經營的電視台,它的董監事之出任,應該是理念、公益與專業之取向,不應該是資源分配取向與官方壟斷心態,現行審議之名單,依時間推算,應是行政院涉貪秘書長曾經手之名單,這份名單看來,真的是充滿了「資源分配取向與官方壟斷心態」,身為審議委員,我們不得不站出來,公開呼籲,這樣的提名名單與作業方式,實在是對不起國家資源與公共電視,亡羊補牢猶未遲,誠盼行政院與文化部,慎重思考重新作業,並利用新名單,展現新的格局與心態。

聲明簽署人

黃越宏、黃世鑫、劉進興、郭志文、王宏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