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企業精神介入藝文界 國藝會孳息穩定

2013/02/26 06:00

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呼籲,企業應要對於文化有更多體驗機會。(國藝會/提供)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企業經營精神介入文化界,造成了甚麼影響?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為實驗體來看,工商界出身的現任董事長施振榮任期進入第三年,正面的影響來看,他將過去由投顧操作的股票轉成董事會基金管理小組直接操作,不委外代操盤,採長線經營,不但省下了投顧代為操盤的手續費九百萬,也讓國藝會的收入漸趨穩定,請藝文界不必擔心,「補助不會少。」

目前國藝會全年預算大概需要2.1億,都要從母金60億的運用去孳息或是賺取,去年開始國藝會採20億定存,20億購置股票,20億做固定收益包括購買全球新興市場債券,這些都高於定存報酬,也讓施振榮積極導入企業精神有了成績,「我來這裡想要強調的是一種價值交換體系。」施振榮表示,藝文團體創造文化價值,但還必須要有「市場」,「要相對肯定藝文界的價值,台灣不缺人才,缺舞台。」

但企業精神也讓國藝會角色混淆,身為國家資金挹注的財團法人,國藝會從施振榮提出「文化旅遊」概念在內部執行,這就讓外界難以理解。國藝會自己規劃設計了宜蘭、花蓮、台南等五條文化路線,在執行這個計畫的過程中,國藝會像是行銷公司或是顧問公司,自己變成「研發端」,修正並設計這五條文化旅遊,然而,到目前為止只有雄獅旅遊將國藝會設計的旅遊路線放上銷售平台,但所有的金流都不會回到國藝會身上,成為累積餘絀,這樣將國藝會當成白老鼠,對國藝會究竟是加值還是貶值,仍有待評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