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路過檳城

2013/09/08 06:00

圖◎王孟婷

◎黃光男 圖◎王孟婷

1 機場

從印尼的泗水到馬來西亞的檳城,飛機在新加坡樟宜機場停留。

樟宜機場說是有品牌的服務績效,被列為國際機場的典範。當然,有良好的名聲一定有它的道理,包括商店的設置,或是登機的空橋名號,以及休息場地椅子的陳設,經過美感與實用的調適,的確在有效管理中呈現了效率。

機場陳列的商品,國際品牌應有盡有,只是比他處同品牌昂貴,難不成在這裡販賣的名牌名上加名,所以貴而加貴?

幾十年來一直在尋訪新加坡特色產品,可能孤陋寡聞無能發現驚喜。為了告訴台北好友我來過新加坡,只好再次買個星島品牌──虎牌萬金油做個紀念。

窗外一片靜寂,除了被栽植的花卉草芥是人力勤勞的成品,鮮豔美麗外,較為寧靜的樹影,是向上向光向空的定性,一眼看過去,好像又是人工的刻意修剪。

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究竟有多少人了解?

2 鄉音

幾年前曾來檳城做客,這個老城使人驚奇它的屬性,是在福建移來的鄉音因為歷史緣故而恍然隔世!還是傳說中的閩南神靈的原神在此重建?

依稀的傳說,也是祖母生前的主要啟示,要拜「門口公」、「大伯公」、「三界公」以及「樹公」、「石頭公」,卻都是向前合十行禮如儀,並沒有形態造景的對象。在檳城看到了家家戶戶都在門前陳設神像,民藝手法十足,我看祂們像三太子,也像濟公,還有郭子儀的壽公等等不知所以然的膜拜目標。

當然,主要的佛祖、觀世音或媽祖、關公神靈隨著早年(三、四百年吧)移民來此鎮宅,包括各姓氏的祠堂,二進三進五進的古厝舊居成為鄉親的精神寄望。

組織紀律靠宗族自立,倫理傳承保留先民的教誨。我有些遲疑,禮法、家法與生活的規範是否來自宋代文明的理學?要不然在門檻怎有「窮理盡性」的匾額,有「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的對聯?

接待的友人,來自廈門鄉親的僑民一口標準的閩南語,文雅古典,雖然與台灣口音不盡相同,但人情謙和,凡事「請裁」的尊重,不理解語言涵義淡雅的人,如何能體驗出獨坐推窗的清遠;台灣保有千卷萬冊的人情信誓,在桃葉題情,抑思引風,莫非是水天一色,在檳榔嶼島上驗證。

窗外微風蕩波紋,不近不遠大船入港,說是長榮船隊載滿鄉情,也展現「男兒志在四海」的真實圖影,不是嗎?真的是有目標、有理想、有成效的聲望,有如山河歸邈,水紋若新。

不僅說說而已,當年的老移民都在這種志業下,開拓事業,海運、空運是因為民生需要。為求得人性喜愛而製作產品,使需要成為精神指向,在滿室生香、盈庫財寶的點化,剩下來的伊鳴梵唱,以經為師,古今通達,幸福是「但覺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靜月當樓」。

開席時,天色入暝,燈火忽明,經過麻六甲海峽衝向的浪,因為船速疾駛,浪花染開了有光影的岸岩。這是檳城自古而來的風煙雨露。

3 事業

矇矇矓矓起床開窗,只見迷茫一片。是室外水氣著窗受到外在熱浪影響嗎?用手刮去霧氣,狀似珠簾掛前。空隙中看見一閃一閃燈光從大船發出來,明白這是到達卸貨碼頭的遠洋貨船,看來是長榮船隊,一股親切與力量湧上心頭。

今早是台校畢業典禮,典禮中,除了師長外,學生是主角,看他們淚痕斑斑,想是台校十二年的相處,以校為家,老師為親人、同學是兄弟姊妹,尤其人數不多,朝夕相處的情感,在別離時怎會不心悸、不疼惜。

家長受到子女說出感激的話,語未出則淚先流,老師被敬禮道別,謝謝老師們諄諄教誨的神情,真的有一股酸楚沁人心頭,還有千疊記憶千疊愁,是離合的糾葛在內心慈悲抒發。

4 古街

檳榔嶼是檳城的一般通稱。今日再來品味多年前的古樸印象,是項很期待的安排。

爭取看看數百年的古街道,如邱家祠、家廟或宗祠林立的老宅區,這也是2008年被列為世界遺產的現場。

當然,我們無從了解被列入保護條件的細節,但是城市風貌必然有它獨特造境且未受到改變的時光原型。例如多族群如何生活在一起,且能把街道修整調和,最明顯的是英式房舍獨立房舍以巴洛克造型成為準則,四周有廣大草皮,以及商街的連屋聚落,竟然可以明確分辨出這是哪一個國家或民族特有的風貌。

除了英國建築是主調外,移民來此的中國人居家或家廟,就有隴西、惠安、西河、江夏等堂號,尤其有慎終追遠意涵的堂廟,使檳城有如閩南文化的保存地,包括語言與生活習慣所營造的價值觀,可能使西方人更有興趣做進一步研究;或為緬甸、泰國、中國的佛教設置,和而不同的表現,都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再如印度街、馬來西亞住屋,都顯現出國別性與特殊性。

除了文化融合在檳城之外,最令人詫異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說閩南語而且文雅高貴。在買賣事業中相濟相助,在堅持傳統文明則各有主張的氣氛之下,卻保有早年貿易商所訂定的規矩,其中街道設施、宗教自由、交通網絡、社會安全都在古街舊宅中明確存在。

這個「移民」城市,有海盜刻痕、有殖民歷史、有華人身影、有合十族群,還有奮鬥血淚,在爭生存、求溫飽的過程中,他們都有一段「苦力」式的辛酸史,成功與否,看自個兒的造化。

快速瀏覽一周,被畫定為世界文化史蹟之後,卻發現有不少地方已被整理為現代化的方便,卻失去做為歷史是一面鏡子的功能,對於文史現象的比較與研究會失去求真的資源。

現代化是好是壞,端看人類現實習性的拿捏,有些不變是生命價值的厚重,有些變是為了多些方便與財富的擁有,究竟何者為是?歷史的長河會給我們答案。

5 迴望

走近海岸看晨陽的想法,被層層烏雲沖散。有人說本是乾季的時節,近年來都被打亂了,包括榴槤產季因天候變化而減產,其他的農作物,也受到不一性的影響。

一群群的烏鴉呀呀,飛翔在木麻黃樹梢,氛圍有點兒悲傷,不知是提示年華易逝,還是為人做事都要妥當。霎時大雨傾盆,我撐開雨傘,烏鴉、烏鴉,謝謝你的聒噪。

想起檳城的過往,我應該放眼再看看城貌時空斑駁的現場,必然是人情的改變與現實矛盾。例如二層三樓的古街巷適當合宜的廳堂方向,朝南座北一定是華人在「龍飛鳳舞」圖像中留上某某衍派的長老名號,或做為開創者的紀念;又如會館到處林立,氣派非凡,原是宗族互相照應,使離鄉背景的鄉親有個安頓,但,久而久之是否成為幫派的原型,是正義還是私欲,或是做為事業發展的力量?

雨絲拂面滴落在尋訪者的跟前,漫步在整修的巷道上,有條街是傳統攤販叫賣處,小吃、春捲、咖啡、麵、還有蚵仔煎,像極台灣夜市場景,友人說,他們都說閩南話,那麼,檳城、台灣有何不同,豈不是四海一家親嗎?

當然有些道理,只是檳城保有的「未更改的文明」是那麼有時空回甘的滋味,我願意回到一百年前,或更遠的年代。

有個娘惹博物館,陳列二百年前華人到馬來西亞求生的文物,起源是先到麻六甲海峽的要地,尋求婚姻融合的利基,不論男女婚嫁是誰跟誰,有志一同者必有奠基創業的機會。他們成功了,也發達了,卻永記故鄉倫常與守則,如四維八德、讀經守節的匾額歷歷在前。

羅列家庭規矩,五倫家規,尊上體下,以及早已封存的禮儀實物,例如「謝籃」、「印膏」、「竹籠」,甚至婚禮中的「帶路雞」的實物,或者小時候的記憶「舉燈」的規定,使人流連忘時。它還存有食用的瓷杯陶罐,有三寸金蓮,還有珠寶、飾品,都是上了年紀的文物,件件驚喜也物物得靈。

很佩服這位孫先生買下類似廟堂的大宅院,雕梁畫棟,精巧迷人,做為檳城生活記憶的家常萬情,魅力感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