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短篇小說獎決審黃美娥表示,相較於新詩獎與散文獎,「我們共識是滿快的,討論時間也沒那麼長。」本屆進入決審的作品,約有一半以上都寫同志議題、關注「性」跟「身體」,「這讓我們很好奇,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都寫了這個議題,是最有把握還是感觸最大?或最想去說、去關注?這背後有很多動機跟思考點。」
黃美娥以短篇小說獎首獎〈B級品〉為例,一對兄弟,因為爸爸生病了,弟弟念普通大學,媽媽就說你先回來工作幫助家裡,而哥哥念比較好的大學,原來家裡就抱以很大的期待,彷彿能看到誰是「B級品」,但返鄉之後,哥哥什麼都不會,所以當家裡遭逢變故,誰是能扛起責任的?誰才是最好的?返鄉接續父親的工作就不會是「B級品」了嗎?
黃美娥認為,作品裡突出了很多思考點,也就是說,陳二源作品裡面,讓他去想「相信」是什麼?依賴、力量在哪裡?創作題材是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觸動,「所以我們對每一篇為何會選那個題材感到好奇,當我們在觀看大量相近的題目時,就會去看展現的表現的手法如何,綜觀之後當然就是局部技巧的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