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高依汾
擅長剪黏泥塑的楊重家,自15歲入行至今,已默默耕耘近半個世紀,細膩刻劃出各種生動活潑的人物、堆花及龍、鳳等飛禽走獸,作品造型立體、層次分明,既符合傳統民俗又具藝術價值,2013年獲新北市政府登錄為「泥作工藝」傳統工藝保存者。
台灣有成千上萬座廟宇,是外國人眼中極具吸引力的文化特色,從屋頂、天花板、牆壁到地板,從石雕、木雕、彩繪、交趾陶到剪黏泥塑,無一不精采,尤其以屋頂上龍飛鳳舞的剪黏作品最為迷人。但美麗的背後,有著異常辛苦的一面。
所謂「泥作工藝」就是台語中的「土水」,與水泥相關的工作,一般人講的「剪黏」即包括在其中。楊重家解釋「剪黏」就是先剪再黏,但要做剪黏之前,還有很多步驟。以做1隻龍為例,首先要在木板上畫草稿圖案,將白鐵(不銹鋼)凹折成動物大致身形,以鐵絲網住固定,在上面塗上一層又一層的水泥,塑出雛型後,再將龍鱗放上去。傳統作法是將陶瓷碗,剪成鱗片的形狀,一片片黏在水泥上,身體先做,再做尾巴及腳,最後才是頭部。然後以彩繪加以修飾,再配合整體布局安裝至屋頂上。如今在廟方預算與工時考量下,會使用工廠燒製的套件。以頭角來說,分4個大小不同的等級,如果都不符合需要,才會現場另外以泥塑方式製作。顏色部分,天公廟的龍會是金黃色或金色,一般廟宇使用綠色龍鱗,在整體配色上比較容易。
剪黏演進 伴隨技術失傳
楊重家以他正在製作1座拜殿上方的鳳凰舉例,正常的鳳凰有5條尾巴,如果線條都一樣,會顯得呆呆的,必須有的往上捲、有的朝下捲,才能看出氣勢,同時也要考慮整體結構性是否能撐得住,及周邊環境空間是否足夠它伸展,還有當颱風來臨時,旁邊的樹木是否會傷及作品等,均列入考慮。
關於剪黏的演進過程,楊重家分析,一開始其實是使用「交趾陶」來裝飾,但交趾陶成本昂貴,所以就利用陶土廠燒造民生用碗盤時,缺角或燒壞的瑕疵品來做剪黏。即便如此,仍然會省著用這些陶瓷片,好比一朵花,有的地方會用碗來做剪黏,有的地方會用泥塑;但人臉部分,因為要表現出細膩感,不能用剪黏,而是以「泥塑加彩繪」的方式來製作。剪黏材料也從最初廢物利用的碗盤,到後來的玻璃,再到現在直接使用套件──不用再剪、只剩黏貼功夫,以前一間土地公廟要花半年時間裝飾,現在1個半月即可完成。
楊重家認為,剪黏用的碗以大同公司生產的碗品質最好──薄又結實,其他的碗不是薄又脆容易裂,就是太厚不好剪。問楊重家若龍鱗自己剪,一天能剪多少片?他說買來的1斤100元,自己做1斤成本1,000元!楊重家無奈表示這很現實,標工程時若不能降低成本,根本拿不到工作,畢竟這行業不是單純藝術創作,而是要養家餬口。
日前楊重家在新北瑞芳四腳亭的萬興宮進行改建工程,他幫正殿屋頂中脊安排的剪黏是土地宮廟常用的「雙龍朝珠」,其他常見主題還有「雙龍拜塔」或「財子壽」三仙等。若是太子廟就不能做「雙龍拜塔」,因為三太子曾被玲瓏寶塔鎮壓過。此外,有的廟宇規模較大,分前殿、正殿、後殿,就要做出3種不同造型,若都做同一種,會被同行看低,被認為技術不佳。
牌頭部分,主題經常來自《三國演義》或《封神榜》的故事,例如:關公的「單刀赴會」或周文王訪姜太公的「渭水聘賢」等;《水滸傳》的話,通常只取其人物;若是忠孝節義主題,也會採用岳飛的故事。楊重家通常透過買書或利用工作時聽廣播講解《三國演義》等方法,增進自己對故事的了解與詮釋。
剪黏、泥塑、洗石子、屋瓦安裝 半世紀海內外磨練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製作過上百間廟宇剪黏的楊重家,入行將近半世紀,每年最少會做6至7間廟宇;有的廟宇如台北保安宮及關渡宮,修復工程較繁瑣,即便多位師傅同步進行,也得花上6年時間才完成。因為工作態度認真、技術精良,楊重家曾受邀至日本最大道教宮廟聖天宮(琦玉縣坂戶市)、新加坡國家古蹟蓮山雙林禪寺、紐西蘭第一大城奧克蘭市的佛光山分會等地,協助進行剪黏、泥塑、屋瓦安裝等傳統工藝工程。
此外,台北郵局「車寄」(門廊)的修復工程,楊重家也有參與協助。日文中「車寄」是指建築物入口處有屋頂的門廊,可避免訪客上下車時受日曬淋雨。1929年落成的台北郵局,原本有五連圓拱廊的車寄,戰後1960年代為了郵務車進出方便遭拆除,近年在西區門戶都市改造計畫下恢復原貌。工程採取與日治時期相似的「泥塑洗石子工藝」製作立面的裝飾紋樣。洗石子是一種「假石」的工藝,在石材取得不易的情況下,利用水泥做出類似效果,成為石材的替代品,1920~30年代台灣不少建築皆有使用。由於施工技術高,需要手工塑形、製作模具、灌模、脫模後,再洗出面層,已愈來愈少人傳承到這項技藝。
楊重家19歲初試啼聲的作品是三重碧華寺註生娘娘殿背牆的「三鳳」,經過50年歲月洗禮,現在看來依舊氣勢萬千。提到技藝傳承,楊重家表示並非不想找傳人,只是這份風吹日曬雨淋的工作,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太辛苦,之前曾收過徒弟,做了幾個月就離職。在時代浪潮下,手剪碗盤技術只剩古蹟修復時才會應用得到,一身技藝的楊重家在泥作傳統行業裡,始終秉持實在、用心的態度,盡心盡力地完成每一項任務。
交趾陶與釉上彩
屋頂上的人物,早期是使用柴燒來製作交趾陶,這門技術由楊重家的師祖(洪坤福)傳給師公(陳天乞,五虎將之一),師父(邱重義)有學過但做得少,楊重家說自己做的不算交趾陶,只能算釉上彩,因為柴燒要顧爐火3至4天,相當費時。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是直接開模生產的人物,這些一體成型的物件架勢遠不如手工人像。
雖沒用柴燒,但楊重家製作釉上彩的工序一樣不簡單,需先以泥土捏出人形;將肩膀墊高弧度,加上衣服與折痕,若有裙襬要撐起來;陸續加上手、袖口,脖子要挖洞,以泥漿接上頭部後支撐住;待衣領裝飾與頭髮做好後,還要加上耳環與髮飾;最後將胚體從後側掏空,燒製時才不會裂。為了讓人物看起來靈活,手及裙襬要翹出來,但這部分也最容易撞壞。一般來說,仕女人物沒有名字,端看旁邊搭配的人物決定她是誰。
楊重家小檔案
1960年出生於新北三重,15歲起跟著姨丈邱重義學習泥塑剪黏工藝,精湛技藝曾獲邀至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等地工作,2013年獲新北市政府登錄為「泥作工藝」傳統工藝保存者。